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历年真题答案参考书目
考研精品资料 封面 【初试】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精品资料 附赠:重点名校真题汇编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 页 共 801 页 【初试】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考研资料由本机构多位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2022 年考研初试首选资料。 一、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 1.附赠重点名校:中医综合 2017-2022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说明:本科目没有收集到历年考研真题,赠送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因不同院校真题相似性极高,甚至 部分考题完全相同,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认真研究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 二、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资料 2.《中医基础理论》考研相关资料 (1)《中医基础理论》[笔记+提纲]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必备资料。 ②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考研知识点纲要。 说明:该科目复习考试范围框架,汇总出了考试知识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中医基础理论》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必备。 ③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必备资料。 3.《中药学》考研相关资料 (1)《中药学》[笔记+提纲]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药学》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必备资料。 ②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药学》考研知识点纲要。 说明:该科目复习考试范围框架,汇总出了考试知识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中药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药学》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考研精品资料 第 3 页 共 801 页 (3)《中药学》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药学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药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必备。 ③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药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必备资料。 4.《中医诊断学》考研相关资料 (1)《中医诊断学》[笔记+提纲]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诊断学》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必备资料。 ②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诊断学》考研知识点纲要。 说明:该科目复习考试范围框架,汇总出了考试知识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5.《方剂学》考研相关资料 (1)《方剂学》[笔记+提纲]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石学敏《针灸学》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必备资料。 ②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石学敏《针灸学》考研知识点纲要。 说明:该科目复习考试范围框架,汇总出了考试知识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方剂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方剂学》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方剂学》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方剂学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方剂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必备。 ③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方剂学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必备资料。 三、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6.本套考研资料包含以上一、二部分(不含教材),全国统一零售价:[¥] 特别说明: ①本套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 页 共 801 页 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②资料中若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 如有异议及不妥,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无条件立即处理! 四、2024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推荐参考书目(资料不包括教材) 7.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高学敏《中药学》(第 2 版)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 李冀,连建伟《方剂学》第 10 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年 五、本套考研资料本套考研资料适用学院和专业 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临床 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中医学 版权声明 编写组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 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 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 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 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 者批评指正。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 页 共 801 页 目录 封面........................................................................................................................................................................... 1 目录........................................................................................................................................................................... 5 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备考信息................................................................................................ 15 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15 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招生适用院系.......................................................................................... 15 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核心笔记........................................................................................ 16 《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核心笔记......................................................................................................................... 16 绪论..................................................................................................................................................................... 1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6 考研核心笔记 ................................................................................................................................................. 16 第 1 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9 考研核心笔记 ................................................................................................................................................. 19 第 2 章 精气血津液神...................................................................................................................................... 3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32 考研核心笔记 ................................................................................................................................................. 32 第 3 章 藏象...................................................................................................................................................... 4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40 考研核心笔记 ................................................................................................................................................. 40 第 4 章 经络...................................................................................................................................................... 6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63 考研核心笔记 ................................................................................................................................................. 63 第 5 章 体质学说.............................................................................................................................................. 6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67 考研核心笔记 ................................................................................................................................................. 67 第 6 章 病因...................................................................................................................................................... 7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70 考研核心笔记 ................................................................................................................................................. 70 第 7 章 发病...................................................................................................................................................... 7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79 考研核心笔记 ................................................................................................................................................. 79 第 8 章 病机...................................................................................................................................................... 8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80 考研核心笔记 ................................................................................................................................................. 80 第 9 章 防治原则.............................................................................................................................................. 8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85 考研精品资料 第 6 页 共 801 页 考研核心笔记 ................................................................................................................................................. 85 《中药学》考研核心笔记..................................................................................................................................... 93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9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93 考研核心笔记 ................................................................................................................................................. 93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9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95 考研核心笔记 ................................................................................................................................................. 95 第 3 章 中药的炮制.......................................................................................................................................... 9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97 考研核心笔记 ................................................................................................................................................. 97 第 4 章 中药的性能.......................................................................................................................................... 9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99 考研核心笔记 ................................................................................................................................................. 99 第 5 章 中药的配伍........................................................................................................................................ 10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02 考研核心笔记 ............................................................................................................................................... 102 第 6 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10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03 考研核心笔记 ............................................................................................................................................... 103 第 7 章 用量与用法........................................................................................................................................ 10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05 考研核心笔记 ............................................................................................................................................... 105 第 8 章 解表药................................................................................................................................................ 11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10 考研核心笔记 ............................................................................................................................................... 110 第 9 章 清热药................................................................................................................................................ 12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22 考研核心笔记 ............................................................................................................................................... 122 第 10 章 泻下药.............................................................................................................................................. 13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39 考研核心笔记 ............................................................................................................................................... 139 第 11 章 祛风湿药.......................................................................................................................................... 14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41 考研核心笔记 ............................................................................................................................................... 141 第 12 章 化湿药.............................................................................................................................................. 14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44 考研核心笔记 ............................................................................................................................................... 144 第 13 章 利水渗湿药...................................................................................................................................... 149 考研精品资料 第 7 页 共 801 页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49 考研核心笔记 ............................................................................................................................................... 149 第 14 章 温里药.............................................................................................................................................. 15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58 考研核心笔记 ............................................................................................................................................... 158 第 15 章 理气药.............................................................................................................................................. 16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65 考研核心笔记 ............................................................................................................................................... 165 第 16 章 消食药.............................................................................................................................................. 16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68 考研核心笔记 ............................................................................................................................................... 168 第 17 章 驱虫药.............................................................................................................................................. 17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70 考研核心笔记 ............................................................................................................................................... 170 第 18 章 止血药.............................................................................................................................................. 17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73 考研核心笔记 ............................................................................................................................................... 173 第 19 章 活血化瘀药...................................................................................................................................... 17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79 考研核心笔记 ............................................................................................................................................... 179 第 20 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8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89 考研核心笔记 ............................................................................................................................................... 189 第 21 章 安神药.............................................................................................................................................. 19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94 考研核心笔记 ............................................................................................................................................... 194 第 22 章 平肝息风药...................................................................................................................................... 19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197 考研核心笔记 ............................................................................................................................................... 197 第 23 章 开窍药.............................................................................................................................................. 20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02 考研核心笔记 ............................................................................................................................................... 202 第 24 章 补虚药.............................................................................................................................................. 20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06 考研核心笔记 ............................................................................................................................................... 206 第 25 章 收涩药.............................................................................................................................................. 22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21 考研核心笔记 ............................................................................................................................................... 221 第 26 章 涌吐药.............................................................................................................................................. 23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32 考研精品资料 第 8 页 共 801 页 考研核心笔记 ............................................................................................................................................... 232 第 27 章 攻毒杀虫止痒药.............................................................................................................................. 23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35 考研核心笔记 ............................................................................................................................................... 235 第 28 章 拔毒化腐生肌药.............................................................................................................................. 24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41 考研核心笔记 ............................................................................................................................................... 241 《中医诊断学》考研核心笔记........................................................................................................................... 243 第 1 篇 绪论.................................................................................................................................................... 243 第 1 章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24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43 考研核心笔记 ............................................................................................................................................... 243 第 2 章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24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45 考研核心笔记 ............................................................................................................................................... 245 第 3 章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24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46 考研核心笔记 ............................................................................................................................................... 246 第 2 篇 四诊.................................................................................................................................................... 247 第 1 章 望诊.................................................................................................................................................... 24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47 考研核心笔记 ............................................................................................................................................... 247 第 2 章 闻诊.................................................................................................................................................... 25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52 考研核心笔记 ............................................................................................................................................... 252 第 3 章 问诊.................................................................................................................................................... 25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58 考研核心笔记 ............................................................................................................................................... 258 第 4 章 切诊.................................................................................................................................................... 27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72 考研核心笔记 ............................................................................................................................................... 272 第 3 篇 八纲.................................................................................................................................................... 287 第 1 章 表里.................................................................................................................................................... 28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87 考研核心笔记 ............................................................................................................................................... 287 第 2 章 寒热辨证............................................................................................................................................ 28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 289 考研核心笔记 ............................................................................................................................................... 289 第 3 章 虚实.................................................................................................................................................... 291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5 页 共 801 页 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备考信息 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高学敏《中药学》(第 2 版)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 李冀,连建伟《方剂学》第 10 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年 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招生适用院系 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医史文献/方剂学/中医诊断学 针灸推拿学院:针灸推拿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临床 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新安医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所:中医学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6 页 共 801 页 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核心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核心笔记 绪论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中医学 考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考研核心笔记 1.中医学 (1)中医学 是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所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尤其具有丰富诊疗手段及养生康复方法 的科学。 (2)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①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②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③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④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3)中医学内容 ①中医基础理论 ②中医预防医学 ③中医临床医学 (4)中医基础理论 是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 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②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③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④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先秦、秦、秦汉时期: 代表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在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法、方剂、中药等各个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标 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确立。 ①《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中医理论形成的标志。包括: 《素问》 《灵枢》 共收集论文 162 篇 ②《难经》 八十一难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7 页 共 801 页 相传为扁鹊(秦越人)所著:独取寸口、五腧穴理论、命门三焦理论。 脏腑、经络、脉学、病理、针法 ③《伤寒杂病论》 创立辨证论治医疗体系,奠定临床医学的基础。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其书尊为“方书之祖”。 分为:《伤寒论》 《金匱要略》 四诊、八纲、八法 ④《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中药学专著,载药 365 种: a.上、中、下三品,是中国药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b.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 c.七情和合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①魏晋隋唐时期(临床专科)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现存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晋·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论述了 24 种病脉。 晋·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晋·葛洪《肘后方》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苏敬、李勣《新修本草》 唐·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唐·王焘《外台秘要》 ②宋金元时期(突破性) a.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创立“三因学说”。 b.北宋·王惟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16834 方 宋政府(陈师文、裴宗元、陈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制剂手册(第一部药典) 南宋·宋慈《洗冤集录》(1247 年)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 a.刘完素创河间学派,倡导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寒凉派、主火派 b.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善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 攻邪派(攻下派) c.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补土派(脾胃学 派) d.朱震亨(字彦修,后人尊为朱丹溪),“郁症”“百病多因痰作祟”,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善用滋阴降火治疗杂病—养阴派 ③明清时期(综合汇通、深化发展) a.集大成著作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 年、1892 药、11096 方、1109 图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明·楼英《医学纲目》 明·朱木肃《普济方》61739 方,古医书收方最多 b.理论创新 王清任《医林改错》改正前人解剖错误,发展瘀血致病理论 明代命门学说:张介宾《景岳全书》《类经》、赵献可《医贯》 c.温病学说与温病四大家 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明确提出温病病因为“戾气”,传染途径为口鼻吸受。 温病四大家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8 页 共 801 页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体系 吴瑭(字鞠通)《温病条辨》创立温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体系。 薛生白《湿热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 ④近代、现代(继承与创新) a.30 年代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集古今中医学大成; b.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西医学汇通专著; c.当代《内经讲义》《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①概念: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事物与事物之间亦密切联系, 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有机整体。 ②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 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 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医疗实践中,必须注重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 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 ③内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①相关概念 a.病,即疾病。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 b.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 c.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概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 邪正关系等 ②辨证论治 a.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 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b.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③辨证要点 a.辨清疾病的原因 b.辨清疾病的部位 c.辨清疾病的性质 d.辨清病变的邪正关系 ④辨证论治内涵 以症辨证,以症辨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在辨证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意义: a.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其病情处 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一样。 b.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因而也可采用 相同的方法治疗。 考研精品资料 第 19 页 共 801 页 第 1 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考点: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和阴阳及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考点: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形成和阴阳属性的归类 考点:就阴阳属性划分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考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考点:五行及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考点: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 考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 种古代哲学思想。 1.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基本上是同一的。 认为精与气是同一物者: 《周易·系辞上》认为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 《管子·心术下》认为精即精微的、能够运动变化的气。 《淮南子》称气为精,认为精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原始精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共同物质基础。 认为精是气的精华部分者: 《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 精气与烦气相对而言,精气指气中的精华部分,烦气指气中的繁杂部分。 《论衡》:“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认为精是气的最精微的部分,是构成人体及其道德精神的精微之气。 上述各家,皆认为精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且与气的内涵是同一的。 (1)精的基本概念 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与“气”同义,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 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精的概念源于“水地说” 自然界的水即天地之精,万物赖以生长发育之根源,因而在“水地说”的基础上引申出“精”的概念, 嬗变为精为万物之原。 人类自身的繁衍,是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而成,亦可说成是水凝聚而成。水,即精,凝停相合而为人。 (2)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 本原。 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云气是气的本始意义。 《说文》:“气,云气也” 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形成,是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察结果。 远取诸物—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变化 近取诸身—观察人体自身的生命现象 (后人谓之“取象比类”“取象自然反观人体”) 结论: 考研精品资料 第 93 页 共 801 页 《中药学》考研核心笔记 第 1 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 21 世纪) 考点:中药学的发展 考研核心笔记 1.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 21 世纪) 中药的起源——即药食同源 此时期的特点:逐步形成了最初的药学知识 2.中药学的发展 这部分内容分为十个时期讲述,每个时期按下列内容介绍: (1)秦汉时期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 ①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②著者:假托神农,若干医家集体创作。 ③内容简介及主要贡献: a.载药 365 种。 b.在药物分类方面:创“三品分类法” c.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药学专著。 d.初步奠定了我国中药学基础。 e.所载药物都确有实效。 (2)两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 ①成书年代:南北朝·梁代 ②著者:陶弘景(公元 456~536) ③内容简介: a.收藏方药数量:载药 730 味 b.创用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新方法 (3)隋唐时期 《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 ①成书年代:唐代-唐显庆 4 年(公元 659 年) ②著者:苏敬、李勣等 23 人。 ③内容简介: a.收藏方药数量:844 种(730 味+114 味) b.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4)宋金元时期 宋代官修本草学著作有: 《开宝本草》 《嘉祐补注本草》 考研精品资料 第 94 页 共 801 页 《图经本草》(附 900 多幅药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图谱)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 ①年代:宋代 ②著者:唐慎微 ③内容简介: a.收藏方药数量:1558 种,附方 3000 余首 b.每药均有药图和图经。 c.为后世保存了古代方药文献资料。 (5)明代 《本草纲目》 ①成书年代:明代(公元 1578 年) ②著者:李时珍 ③内容简介: a.载药 1892 种。 b.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 16 部(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 人),62 类。 c.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用药的经验和知识。 (6)清代 《本草纲目拾遗》 ①成书年代:清代(公元 1765 年) ②著者:赵学敏 ③内容简介: a.收藏方药数量:载药 921 种,新增药物 716 种。 b.对《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简处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 (7)民国时期 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 年)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医学辞书。 (8)新中国成立后 ①影印、重刊或校点评注: 《神农本草经》 《新修本草》(残卷) 《证类本草》 《滇南本草》 《本草精品汇要》 《本草纲目》 ②反映当代本草学学术成就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志》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 《原色中国本草图鉴》 目前中药总数达 8000 种左右。 《中药大辞典》 成书于 1975 年。 作者:江苏新医学院。 全书分上、下册及附编三部分,共收载中药 5767 种,全书内容丰富、资料齐全、系统,引文直接标 注最早出处,或始载文献,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是建国以来中药最全面的巨型工具书之一。 考研精品资料 第 95 页 共 801 页 第 2 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道地药材的含义 考点:道地药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考点:道地药材发展对策 考点:适时采收的意义 考点:采收时期的方法 考点:产地加工的意义 考点:产地加工方法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产地 1.道地药材的含义 道地药材:是指来自特定适宜的产区、生产历史悠久、栽培和加工技术精细、质量优良、产量宏丰、 疗效显著的药材。从其含义可知,道地药材是优质药材的代名词,是鉴定药材品质优劣的综合性标准。 2.道地药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退化严重。原因:一是田间管理过程中,药农为追求高产,长期大剂量施用无机肥以及植 物生长素,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扰乱了其自有的生物学特性,从而使品种退化:二是人为的改变其生态 环境。三是不重视对优良品种的选育。这是造成道地药材品种退化的根本原因。 ①“公害”问题较为普遍。 ②加工规格无创新。 ③缺乏“品牌”意识。 ④生产带有盲目性。 3.道地药材发展对策 (1)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2)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优良品种 (3)用 GAP 标准规范其栽培种植。 (4)实施“品牌”营销战略。 【核心笔记】采收 1.适时采收的意义 中药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采收主要是针对植物药的采收。 2.采收时期的方法 决定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的主要依据: 植物有效成份的含量,药用部分的产量。 只有从这两点考虑,才能选择出最适合的采收期。 (1)根及根茎: 根及根茎类的药用植物,从种到收,其种类不同采收年限各异。 (2)皮类(树皮和根皮): 考研精品资料 第 96 页 共 801 页 ①树皮时期:春末夏初。因为:a.此时植物生产旺盛,皮部养分和树液增多;b.形成层细胞分裂快, 皮部和木部易于分离;c.剥取树皮后伤口较易愈合。 方法:半环状剥取、条状剥取、砍树剥取 ②根皮:秋季采收。 (3)叶类: 宜在植物生长是旺盛,花未开放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因为:此时光合作用最旺盛,有效成份高,若 一旦开花、结实,叶肉组织中贮藏的物质便转移到花和果实中,影响质量和产量。 (4)花类: 多在花蕾含苞待放或花朵初开时采收。如已盛开,则花易散落、破碎、失色、香气逸散而影响质量。 (5)果实类: 多在自然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亦有少数在未成熟时采收(枳壳、枳实),有些须在成熟经霜后采摘 为佳(山茱萸变红、川楝变黄)。 过早,肉薄产量低,过迟,肉松泡,影响质量,果实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采。(木瓜) (6)种子类: 药用种子多在将成熟时采摘。因为这时种子发育旺盛,子粒饱满,有效成份高。过余成熟,以免种子 散落。 (7)全草类: 多在植物生长是旺盛而将开花前,或花蕾将放而未盛开前割取。(薄荷、藿香) 【核心笔记】加工 1.产地加工的意义 意义: (1)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 (2)剔除杂物及质劣部分,保证药材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3)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它技术处理,有利于炮制和药用。 2.产地加工方法 根及根茎类: (1)大小分档:按不同大小分在若干等级,便于加工。如贝母、玄胡。 (2)清洗:洗净泥土,除去毛须。也可不洗使泥土自行脱落,或通过搓、撞等方法。 (3)刮皮:如:桔梗、芍药(后)使颜色洁白防止变色。 (4)切片:凡质坚、不易干燥的,则在采收后除去残茎和毛须,洗净,呈鲜切成片,晒干。如:大 黄、玄参、葛。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43 页 共 801 页 《中医诊断学》考研核心笔记 第 1 篇 绪论 第 1 章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诊断学原理 考点:诊断学原则 考研核心笔记 1.诊断学原理 (1)对于人体疾病的诊断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指导实践。而望、闻、问、 切四诊,是认证识病的主要方法。 (2)人体疾病的病理变化,大都蕴藏于内,仅望其外部的神色,听其声音,嗅其气味,切其脉候, 问其所苦,而没有直接察病变的所在,为什么能判断出其病的本质呢?其原理就在于“从外知内”(《灵 枢·论疾诊尺》),亦即“司外揣内”(《灵枢·外揣》)。 (3)“视其外应,测知其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这是前人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我 国先秦的科学家很早就发现,许多事物的表里之间都存在着相应的确定性联系。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 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发生一定联系,如果不能直接认识某一事物,可以通过研究与之有关的其它事物,间接 地把握或推知这一事物。同样,机体外部的表征与体内的生理功能必然有着相应关系。通过体外的表征, 一定可以把握人体内部的变化规律。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必然会表现在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定 的、相应的外在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因此,可以运用望、闻、问、切等手段, 把这些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有关资料收集起来,然后分析其脏腑病机及病邪的性质,以 判断疾病的本质和征候类型,从而做出诊断。 2.诊断学原则 对于疾病诊断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对疾病有所认识,才能对疾病进行防治。要正确的认识疾 病,必须遵循三大原则。 (1)审察内外,整体察病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外在体表、四肢、五官是统一 的;而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也是统一的,人体一理发生病变,局部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病变也可反映于某 一局部;外部有病可以内传入里,内脏有病也可以反映于外;精神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活动,脏腑有病 也可以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同时,疾病的发展也与气候及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察疾病时,首 先要把患者的局病看成是患者整体的病变,既要审察其外,又要审察其内,还要把患者与自然环境结合起 来加以审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所以说,审察内外、整体察病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2)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辩证求因,就是在审察内外、整体察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一系列的具体表现,加以分析综合,求得 疾病的本质和症结所在,从而审因论治。所谓辨证求因的“因”,除了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通常的致 病原因外,还包括疾病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症结,即问题的关键,作为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根据 病人临床表现出的具体证候,从而确定病因是什么? (3)病位在何处?其病程发展及病变机理如何? 如病人自诉发热,我们还不能得出辨证结果,只有进一步询问有无恶寒头痛,是否疾病初起,检查是 否脉浮、舌苔薄白等,才可以初步确定是外感表证发热还是内伤里证发热。若是外感表证发热,还要进一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44 页 共 801 页 步辩证到底是外感风热,还是外感风寒。假如有舌红、口渴、脉浮数、发热重、恶寒轻,就可知其发热为 外感风热证,从而为治疗指出方向。由此可知,仔细地辨证,就可对疾病有确切认识,诊断就更为正确, 在治疗上就能达到审因论治的较高境界。 (4)四诊合参,从病辨证 诊断疾病要审察内外,整体察病。那么就要对患者做全面详细的检查和了解,必须四诊合参,即四诊 并用或四诊并重。四诊并用,并不等于面面俱到。由于接触患者的时间有限,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目的、 系统地重点收集临床资料,才不致浪费时间。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 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故 《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此外,疾病是复杂多变的,征候的表现有真象,也有假 象,脉症不一,故有“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的诊法理论。如果四诊不全,就得不到全面详细的病情 资料,辨证就欠准确,甚至发生错误。 (5)从病辨证,是通过四诊合参,在确诊疾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包括病名诊断和证候辨别两个方 面。例如感冒是一病名诊断,它又有风寒、风热、暑湿等证候的不同,只有辨清病名和征候,才能进行恰 当的治疗。这里,要弄清病(病名)、证(证候)、症(症状)三者的概念与关系。病是对病症的表现特 点与病情变化规律的概括。而证,即证候,则是对病变发展某一阶段病人所表现出一系列症状进行分析、 归纳、综合,所得出的有关病因、病性、病位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概括。一个病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征候; 而一个证候亦可见于多种病。 (6)症,即症状,是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背离正常生理范围的异常现象。征候由一系列有密切 联系的症状组成。因而可以更好地反映病变的本质。祖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但这不等于不要辨病,应该 把辨病和辨证结合起来。才可作出更确切的判定。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45 页 共 801 页 第 2 章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考研核心笔记 中医诊断学,是历代医家临床诊病经验的积累,它的理论和方法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医家扁 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犹审)形”等为人诊病。 在《黄帝内经》和《难经》中,不仅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而且提出诊断疾 病必须结合致病的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 苦,……”。 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 作为复诊的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把病、脉、证、治结 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 验,以论脉、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寸口,三部九候、二十四等脉 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载列各种疾病的证候 1739 论。唐 代孙思邈认为,诊病要不为外部现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 出:“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营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又有新的发展,宋代朱肱《南阳活人书》强调治伤寒切脉是辨别表里虚实的 关键,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论述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辨证。 金元之世,专攻诊断者,颇不乏人。滑伯仁的《诊家枢要》专论诊法。戴起宗的《脉诀刊误集解》对 脉学极为有益。金元四大家对诊断学的论述各有特色,如刘河间辨证重视病机,张子和重视症状鉴别。李 东垣重视外感内伤的征候的异同,朱丹溪重视气血痰郁的辨证。 明清时期,对四诊和辨证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诊的研究,以脉诊和舌诊的发展尤为突出。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濒湖脉学》,摘取诸家脉学精华,详分 27 种脉,编成歌诀,便于诵习。 清代李延星《脉诀汇辨》、贺升平《脉要图注详解》等把脉学与生理、病理及证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 舌诊方面,继元代杜清碧增补敖氏《伤寒金镜录》后,明代申斗垣的《伤寒观舌心法》,清代张登的《伤 寒舌鉴》,傅松元的《舌胎统志》等对察舌辨证多有研究。清代《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 简要地介绍四诊理论和方法,便于实用。 明清时期对辨证的研究更为深入,尤以伤寒、温病的诊断与辨证最为突出。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 传忠录》,特别是清代程钟龄《知觉心悟》,都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大法。明清重《伤寒论》, 致力于六经辨证研究的约百余家,各有精避见解。如明初王初道的《医经溯洄集》、清代柯韵伯《伤寒来 苏集》等等。明清创温病的辨证,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中三焦辨 证,分别开创了对温热病病变表坎特征与转变规律的研究。 近代,诊断学的发展较慢。1917 年,曹炳章著《彩图辨舌指南》,把辨舌诊断与治法并提,内容翔实, 多为经验之谈。建国以来,中医诊断学受到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 研究,获得了新的苗头与成就。例如:运用电子仪器描记脉图研究脉学,以微型电子计算机输入常见病辨 证论治系统研究辩证学等等。为中医诊病、辨证开避了新途径。 考研精品资料 第 246 页 共 801 页 第 3 章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及其研究方法 考研核心笔记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 四诊: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诊,是对患者全身或局部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病 情,测知脏腑病变。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以辨别患者内在的病情,问诊,是通过对患者或陪诊者 的询问以了解病情及有关情况。切诊,是诊察患者的脉候和身体其他部位,以测知体内、体外一切变化的 情况。根据以上四诊合参的原则,不能以一诊代四诊,同时症状、体征与病史的收集,一定要审察准确, 不能草率从事。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张景岳称为“阴阳”、“六变”。四诊所得的一切资料,须用八 纲加以归纳分析:寒热是分别疾病的属性;表里是分辨疾病病位与病势的浅深;虚实是分别邪正的盛衰; 而阴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它从总的方面,亦即最根本的方面分别疾病属阴属阳,为治疗指明总的 方向。 辨证:包括病因、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各种辨证既各有其特点和适 应范围,又有相互联系,并且都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诊断与病案:诊断分常见疾病诊断和征候诊断两个方面。疾病诊断简称诊病。就是对患者所患疾病以 高度概括,并给以恰当的病名。征候诊断即辨证,是对所患疾病某一阶段中证候的判断。病案,古称“诊 籍,又叫医案,是临床的写实。它要求把病人的详细病情、病史、治疗经过与结果等,都如实地记录下来, 是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病案分析统计,经验总结,医院管理等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因此, 临床各科都应有完整病历、病案记录。 考研精品资料 第 331 页 共 801 页 《方剂学》考研核心笔记 上篇 总论 第 1 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s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何谓方剂?何谓方剂学?方剂学在中医学中起何作用? 考研核心笔记 1.何谓方剂?何谓方剂学?方剂学在中医学中起何作用? (1)方剂? 方:医方 剂:古作齐,指调剂 (2)方剂学?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专门研究药物配伍与提高临床疗效的学 科,是中医药学各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方剂学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 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 方剂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基础到临床用药的桥梁课程。祖国医学的精髓,是通过整体观和 辨证施治,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方剂正是体现施治这一重要环节部分。 起源:《针灸甲乙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写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三个阶段: 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发展时期——两汉到清末阶段 较成熟时期——解放后十几年 关系方: 桂枝汤: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生姜 9 克、大枣 3 枚(切)、甘草 9 克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小建中汤:饴糖 30 克、桂枝 10 克、白芍 20 克、炙甘草 6 克、生姜 10 克、红枣 12 枚 功效:中焦虚寒之虚劳里急证。临床常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神经衰弱、,阴阳气 血失调者。 当归四逆汤:当归 12 克、桂枝 9 克、芍药 9 克、细辛 3 克、通草 6 克、大枣 6 枚、炙甘草 6 克。 功效: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基础方: 六味地黄丸:熟地、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 知柏地黄丸:知母、熟地、黄柏、山茱萸(制)、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 功效:滋阴清热,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七味都气丸:醋五味子、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熟地、山药、泽泻 功效: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虚不能纳气之喘促,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考研精品资料 第 332 页 共 801 页 第 2 章 方剂与治法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治法:即疾病的治疗方法 考点: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考研核心笔记 1.治法:即疾病的治疗方法 方剂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手段是根据治法而选用的。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以法统方” 以法组方、选方、类方。释法 方剂与治法关系: 治法源于方剂先有方,后有法。 治法是后于方剂而形成的理论 方从法出,以法统方。 治法是指导组方的依据 从方见法,以方验法。 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既不能有法无方,也不能有方无法。 (1)常用治法--八法 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提出: “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治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论治病之 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八法的制定是以八纲为依据 ①汗法 概念:开泄腠理,促其发汗,解除表证 适应症:外感表证 a.风寒-辛温 b.风热-辛凉 麻疹初起,疹出不畅、水肿初起,腰以上肿 疮疡初起,有寒热表证、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 ②吐法 概念: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痰涎、宿食、毒物从口中吐出 适应症:痰涎壅阻于咽喉、胸膈、宿食留滞胃脘、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 考研精品资料 第 333 页 共 801 页 应用注意: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③下法 概念:通过荡涤肠胃、泻下通便,使停留肠胃的有形实邪从大便排出 适应症:热结、寒积、燥结便秘、寒下、温下、润下 瘀血内停 顽痰停饮 宿食不消 疳积虫积 ④和法 概念: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使邪在半表半里、脏腑、阴阳、表里失和得以解除 特点: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 适应症:邪在少阳之半表半里证肝脾不和,肠寒胃热表里同病 ⑤温法 概念:通过温里祛寒、回阳通脉作用,使寒去阳复,治疗里寒证 里寒成因: a.寒从中生 b.外寒直中 适应症:中焦虚寒,阳衰阴盛之亡阳证,血虚寒凝经脉 ⑥清法 概念: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 作用,使里热之邪得以解除 适应症:热在气分,热在营血,火热毒盛,脏腑热盛,暑热证,虚热证。 ⑦消法 概念:通过消食导滞、消坚散结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作用:消除六种有形之邪 特点:渐消缓散,不急于求成 适应症:食积停滞、癥瘕积聚、气滞血瘀、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痰核瘰疬、瘿瘤、痈肿 疮疡 ⑧补法 概念:通过滋补人体的气血阴阳,增强脏腑生理功能,治疗各种虚证 适应症:气虚、血虚、气血两虚、阴虚、阳虚、阴阳两虚,正虚感邪,无力驱邪外出时,补法可与其 他治法合用,以扶正祛邪。 下法与消法区别: 相同:均用于治疗有形实邪 不同: 下法:病邪偏于下部,以胃肠道为主,多病势急迫,形证俱实,当下能下者。 消法:病邪多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病邪坚固,渐积形成,病势缓慢,体质多虚实夹杂,不必要 也可能攻下者,须渐消缓散 考研精品资料 第 334 页 共 801 页 第 3 章 方剂的分类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七方 考点:含义 考点:十剂 考研核心笔记 1.分类 病症分类法:《五十二病方》 组成分类法:《黄帝内经》(七方分类) 脏腑分类法:《备急千金要方》五脏六腑 病因分类法:《张氏医通》风、寒、热 治法分类法:《伤寒明理论》宣、通、补、泻等 综合分类法:《医方集解》 2.七方 来源与内容:源于《黄帝内经》。其记载“七方”虽早,但并无具体的分类内容,至金代成无己在《伤 寒明理论·药方论序》提出:“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这时才明确提出“七 方”的名称,并将《内经》的“重方”改为“复方”,后世又引申其义,将“七方”称为方剂的分类法之 一。 3.含义 大方,是指药味多或药味少而用量大,以治疗病邪较盛之证或下焦疾患的方剂; 小方是指药味少或药味多而用量小,以治疗病邪较轻之证或上焦疾患的方剂; 缓方是指药性缓和,气味较薄,用于一般慢性虚弱病证,需长期服用治疗的方剂; 急方是指药性猛峻,气味较厚,用于病势危急,须迅速治疗急于取效的方剂; 奇方是指由单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偶方是指由双数药味组成的方剂; 复方则是两方或数方合用而治疗较为复杂病证的方剂。 4.十剂 来源与内容: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唐氏提出“诸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 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金·成无己《伤寒明理》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 湿十剂是也。明·徐思鹤的《医家全书》除十剂外增调、和、利、寒、温、暑、火、平、夺、安、缓、淡、 清等共为二十四剂 5.内容 宣可去壅:宣散之剂可以治疗壅塞之证。 通可去滞:具有通利作用的穴位,去除气滞邪壅之。 补可去弱:用补益药物可以治疗虚弱病证。 泄可去闭:用泻下药去除闭阻之证。 轻可去实:轻清疏解的药物,可以解除外感表实证。 重可去怯:用质重镇坠的药物,治疗惊怯与精神失常之证。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66 页 共 801 页 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考研复习提纲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67 页 共 801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68 页 共 801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469 页 共 801 页 《中药学》考研复习提纲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03 页 共 801 页 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核心题库 《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核心题库之 A 型选择题精编 1. 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答案】B 2. “脉凝泣而变色”__________ A.多食成 B.多食苦 C.多食甘 D.多食辛 【答案】A 3. 肝经风热可见__________ A.两目干涩 B.目赤痒痛 C.目暗昏花 D.目斜上视 【答案】B 4. 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__________ A.形神合一的统一观 B.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 C.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观 D.人体为整体,并与自然界统一 【答案】D 5. 区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最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A.解剖形态 B.所在部位 C.阴阳属性 D.经脉络属 E.功能特点 【答案】E 6. 在气的生成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__________ A.肺的呼吸功能 B.脾胃运化功能 C.肾的闭藏功能 D.肺肾协调功能 E.心的主血功能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04 页 共 801 页 【答案】B 7.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__________ A.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B.阴病治阳 D.阴中求阳 【答案】A 8. 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阳的是__________ A.辛、甘、酸 B.酸、苦、咸 C.辛、苦、甘 D.辛、甘、淡 E.辛、淡、咸 【答案】D 9. 治疗血瘀证时,酌情配以益气或理气之品,其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A.血能载气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气能生血 【答案】B 10.“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__________ A.肾阳虚损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脾胃阳虚证 【答案】A 11.“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 A.气能生津 C.气能行津 B.气能载津 D.气能摄津 【答案】C 12.《难经经释》所说“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那种疾病传变形式__________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阴阳相互转化 【答案】D 13.水谷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__________ A.宗气的生成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05 页 共 801 页 B.卫气的生成 C.营气的生成 D.元气的生成 【答案】A 14.“皮槁而毛拔”__________ A.多食苦 B.多食甘 C.多食辛 D.多食咸 【答案】A 15.用补气法治疗出血的理论根据是__________ A.气能生血 B.气能摄血 C.气能行血 D.血能载气 【答案】B 16.下列功能与肺主治节无关的是__________ A.调节呼吸运动 B.调节全身气机 C.调节血液运行 D.调节津液输布 E.调节脾胃升降 【答案】E 17.交接于足小趾端两条经脉是__________ A.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 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 C.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 D.足太阳经与足少阴经 【答案】D 18.十二经脉的别络分出的部位是__________ A.头面部 B.胸背部 C.肘膝以上 D.肘膝以下 【答案】D 19.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_____ A.惊胜怒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忧 E.思胜恐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06 页 共 801 页 【答案】A 20.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的是__________ A.经别 B.别络 C.阴维脉 D.阳维脉 E.阴跷脉 【答案】A 21.上焦生理功能的特点是__________ A.若雾露之溉 B.主气之生发 C.通行宗、营、卫三气 D.元气之别使 E.主宣发肃降 【答案】A 22.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属于__________ A.先安未受邪之地 B.早期诊治 C.扶正祛邪 D.未病先防 【答案】A 23.脾的生理特性是__________ A.以升为健 B.其气散精 C.运化水谷 D.其气转输 【答案】A 24.治疗暑季感冒常配伍芳香化浊药,体现的治则是__________ A.辨病论治 B.急则治标 C.因时制宜 D.升清降浊 【答案】C 25.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__________ 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答案】D 26.下列哪项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最为密切__________ A.心、肝、脾、胃、冲脉、督脉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82 页 共 801 页 2024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安徽中医药大学 611 中医综合之中医基础理论考研仿真五套模拟题 2024 年中医基础理论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A 型题 1. “味过于酸”,则__________ A.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B.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C.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D.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答案】B 2. “分肉解利,皮肤调柔,陵理致密”__________ A.元气充 B.卫气和 C.宗气足 D.营气盛 【答案】B 3. 病人正虚邪实而又不耐攻伐时,其治疗原则是__________ A.扶助正气 B.祛除邪气 C.攻补兼施 D.先补后攻 【答案】D 4. 抑木扶土法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克 D.五行相生 【答案】C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制是__________ A.调和气血 B.调畅情志 C.调畅气机 D.调节血量 【答案】C 6. 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___ A.任脉 B.督脉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83 页 共 801 页 C.冲脉 D.带脉 【答案】B 7. 下列选项中,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________ A.元气 B.卫气 C.中气 D.宗气 【答案】D 8. 肝与肺在生理上的协调,主要表现于__________ A.气机的调节 B.血液的运行 C.津液的代谢 D.营卫的协调 【答案】A 二、B 型题 9. A.益火补土法 B.金水相生法 C.泻火补水法 D.培土制水法 (1)肾阳虚损以致脾阳不振的治法是__________ (2)肾阴不足,心火偏亢,心肾不交的治法是__________ 【答案】(1)A(2)C 10.A.握 B.哕 C.栗 D.咳 (1)根据五行归类,肺之变动为__________ (2)根据五行归类,脾之变动为__________ 【答案】(1)D(2)B 11.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塞因塞用 D.通因通用 E.热者寒之 (1)用补益药治疗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属于__________ (2)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属于__________ 【答案】(1)C(2)A 12.A.既病防变 B.治病求本 C.因人制宜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84 页 共 801 页 D.因时制宜 E.因地制宜 (1)辨证论治的原则是__________ (2)《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体现的原则是__________ 【答案】(1)B(2)E 13.A.胃经 B.肾经 C.小肠经 D.心经 (1)其经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的是__________ (2)其经脉分支,既至“目锐眦”,又至“目内眦”的是__________ 【答案】(1)A(2)C 14.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1)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崩漏,属于__________ (2)用温热药治疗阴盛格阳证,属于__________ 【答案】(1)C(2)A 15.A.元神之脑 B.精明之府 C.中精之府 D.孤府 (1)胆为__________ (2)脑为__________ 【答案】(1)C(2)A 16.A.太阳之脉终绝 B.太阴之脉终绝 C.少阳之脉终绝 D.少阴之脉终绝 (1)耳聋百节皆纵的病机是__________ (2)腹胀闭不得息、善噫的病机是__________ 【答案】(1)C(2)B 三、X 型题 17.导致津液输布障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A.三焦水道不利 B.肺失宣发和肃降 C.肝失疏泄,气滞津停 D.脾运化功能障碍 【答案】ABCD 考研精品资料 第 585 页 共 801 页 18.形成亡阳病机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 A.过用汗法或汗出过多 B.素体阳虚,疲劳过度 C.虚阳外越 D.湿浊之邪外袭 【答案】ABC 19.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治疗原则有__________ A.补母 B.泻子 C.抑强 D.扶弱 【答案】CD 20.肢体筋腱有力,关节屈伸转运的灵活,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 A.津液的濡润 B.血量的充足 C.血行的流畅 D.气机的调节 【答案】ABC 21.督脉病证的表现有__________ A.赤白带下 B.疝气 C.癫疾 D.风痫 【答案】CD 22.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有__________ A.肺中 B.手指端 C.胸中 D.足指端 【答案】AC 考研精品资料 第 702 页 共 801 页 附赠重点名校:中医综合 2017-2022 年中医综合考研真题汇编 第一篇、2022 年中医综合考研真题汇编 2022 年暨南大学 724 中医基础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第 703 页 共 801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704 页 共 801 页 考研精品资料 第 705 页 共 801 页试读已结束 激活后可查看剩余未读页数!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网友留言(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