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参考书目大纲复习资料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封面             【初试】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精品资料              考研精品资料 2 页 共 1671 【初试】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精品资料  说明:本套资料由高分研究生潜心整理编写,高清 PDF 电子版支持打印,考研首选资料。  一、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  1.重点名校:历史学基础 2012-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说明:本科目没有收集到历年考研真题,赠送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因不同院校真题相似性极高,甚至 部分考题完全相同,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认真研究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 二、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资料  2.《中国古代史》考研相关资料  1)《中国古代史》[笔记+课件+提纲]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古代史》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 PPT 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精编。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中国古代史》简答题精编。  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中国古代史》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中国古代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古代史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3.《中国近代史》考研相关资料  1)《中国近代史》[笔记+课件+提纲]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 PPT 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考研精品资料 3 页 共 1671 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精编。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中国近代史》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中国近代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4.《中国现代史》考研相关资料  1)《中国现代史》[笔记+课件+提纲]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 PPT 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精编。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中国现代史》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中国现代史》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  ①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  说明:严格按照本科目最新专业课真题题型和难度出题,共五套全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②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强化检测使用。共五套强化模拟题,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强化复习首选。 ③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现代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专业课冲刺检测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测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最后冲刺首选资料。  考研精品资料 4 页 共 1671 5.《世界史》考研相关资料  1)《世界史》近代史编[笔记+提纲]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近代史编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近代史编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世界史》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6.《世界史》现代史编  1)《世界史》现代史编[笔记+提纲]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现代史编[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现代史编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世界史》现代史编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7.《世界史》古代史编  《世界史》古代史编[笔记]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古代史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2)《世界史》古代史编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  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世界史》考研核心题库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 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三、电子版资料全国统一零售价  8.本套考研资料包含以上一、二部分(高清 PDF 电子版,不含教材),全国统一零售价:[¥]  特别说明:  ①本套资料由本机构编写组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整理收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 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②资料中若有真题及课件为免费赠送,仅供参考,版权归属学校及制作老师,在此对版权所有者表示感谢,  考研精品资料 6 页 共 1671 目录 封面............................................................................................................................................................. 1 目录............................................................................................................................................................. 6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备考信息 .................................................................................18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18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招生适用院系.................................................................................. 18 重点名校:历史学基础 2012-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19 第一篇、2021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19 2021 年广西民族大学 84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19 第二篇、2020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23 2020 年广西民族大学 84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23 第三篇、2019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26 2019 年安徽师范大学 680-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26 2019 年中山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A)考研专业课真题 ..........................................................................29 第四篇、2018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32 2018 年广西民族大学 84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32 2018 年四川师范大学 637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34 2018 年四川师范大学 825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35 2018 年安徽师范大学 68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36 2018 年安徽师范大学 681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39 2018 年聊城大学 618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专业课真题.................................................................41 2018 年聊城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42 2018 年中山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A)考研专业课真题 ..........................................................................45 第五篇、2017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48 2017 年广西民族大学 84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48 2017 年聊城大学 618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专业课真题.................................................................51 2017 年聊城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52 2017 年四川师范大学 637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53 2017 年四川师范大学 83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54 第六篇、2016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55 2016 年四川师范大学 637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55 2016 年四川师范大学 83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56 2016 年广西民族大学 84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57 2016 年华侨大学 78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60 2016 年淮北师范大学 640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61 2016 年聊城大学 618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专业课真题.................................................................63 2016 年聊城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64  考研精品资料 7 页 共 1671 2016 年中山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67 第七篇、2015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69 2015 年广西民族大学 84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69 2015 年华东师范大学 914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73 2015 年华侨大学 78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75 2015 年淮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76 2015 年聊城大学 618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专业课真题.................................................................78 2015 年聊城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79 2015 年四川师范大学 637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80 2015 年四川师范大学 83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81 2015 年中山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82 第八篇、2014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86 2014 年四川师范大学 637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86 2014 年四川师范大学 83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87 2014 年安徽师范大学 68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88 2014 年安徽师范大学 681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专业课真题 ........................................................90 2014 年聊城大学 628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考研专业课真题.................................................................92 2014 年聊城大学 629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考研专业课真题.................................................................93 2014 年浙江工商大学 620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97 2014 年中山大学 61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100 第九篇、2013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103 2013 年河北大学 698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103 2013 年湘潭大学 717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106 2013 年首都师范大学 776 历史学基础综合(回忆版)考研专业课真题..............................................109 2013 年四川师范大学 83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111 2013 年中山大学 678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112 第十篇、2012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 114 2012 年四川师范大学 839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114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笔记........................................................................117 《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笔记 .................................................................................................................117 1 中国的原始社会(200 万年前ё前 2070 )................................................................................ 11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17 考研核心笔记......................................................................................................................................................117 2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2070 年~前 1046 )...................................................... 120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0 考研核心笔记......................................................................................................................................................120 3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046 年~前 771 ).................................................................... 12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27 考研核心笔记......................................................................................................................................................127  考研精品资料 8 页 共 1671 4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770~前 476 )............................................................................... 13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4 考研核心笔记......................................................................................................................................................134 5 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475~前 221 )............................................................................... 13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39 考研核心笔记......................................................................................................................................................139 6 秦帝国的建立和秦末农民战争(221~前 207 )....................................................................... 14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2 考研核心笔记......................................................................................................................................................142 7 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 2 625 年) ................................................................ 14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44 考研核心笔记......................................................................................................................................................144 8 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15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57 考研核心笔记......................................................................................................................................................157 9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220581 )................................................................. 16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67 考研核心笔记......................................................................................................................................................167 10 隋朝统一帝国和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581618 )............................................................... 19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3 考研核心笔记......................................................................................................................................................193 11 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618907 )................................................................................... 196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196 考研核心笔记......................................................................................................................................................196 12 五代宋辽夏金时期各族联系的加强和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9071279 )............................. 20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04 考研核心笔记......................................................................................................................................................204 13 元朝的大一统.................................................................................................................................. 21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17 考研核心笔记......................................................................................................................................................217 14 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和资本主义萌芽(13681644 )....................................................... 22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27 考研核心笔记......................................................................................................................................................227 15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23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31 考研核心笔记......................................................................................................................................................231 《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笔记 .................................................................................................................248 绪论................................................................................................................................................................... 248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48  考研精品资料 9 页 共 1671 考研核心笔记......................................................................................................................................................248 1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5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54 考研核心笔记......................................................................................................................................................254 2 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26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61 考研核心笔记......................................................................................................................................................261 3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9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93 考研核心笔记......................................................................................................................................................293 4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29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299 考研核心笔记......................................................................................................................................................299 5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314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14 考研核心笔记......................................................................................................................................................314 6 辛亥革命............................................................................................................................................ 337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37 考研核心笔记......................................................................................................................................................337 7 北京政府的统治与近代历史的新趋向............................................................................................ 34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45 考研核心笔记......................................................................................................................................................345 《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笔记 .................................................................................................................373 上册................................................................................................................................................................... 373 1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373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73 考研核心笔记......................................................................................................................................................373 2 国民革命............................................................................................................................................ 382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82 考研核心笔记......................................................................................................................................................382 3 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389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89 考研核心笔记......................................................................................................................................................389 4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395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395 考研核心笔记......................................................................................................................................................395 5 全民族抗日战争................................................................................................................................ 401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401 考研核心笔记......................................................................................................................................................401  考研精品资料 18 页 共 1671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备考信息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第五版,上下册),朱绍侯,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李侃,中华书局,2018 年版。 《中国现代史》(第四版),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年版。 《世界史》(六卷本),吴于廑,齐世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招生适用院系 060200 中国史  考研精品资料 19 页 共 1671 重点名校:历史学基础 2012-2021 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  第一篇、2021 年历史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  2021 年广西民族大学 843 历史学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  考研精品资料 20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21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22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117 页 共 1671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笔记  《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笔记 1 中国的原始社会(200 万年前ё前 2070 )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的传说 考点: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考点:早期智人(二十万年~五万年前) 考点:母系氏族公社的重要遗址 考点: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中国历史的开端 1.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的传说 相传“天地浑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垂死 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血 泽”,从而创造了天地万物。 其后女娲神“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又令其婚配,自相繁衍。 这样,就出现了人类。起初人类曾蒙受无端的灾祸。“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鼇足以立四极,杀黑龙 以济翼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使人类有了幸福的生活。 2.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 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早在 170 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已发现的猿人遗骸中,“元谋 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是比较重要的。 “元谋猿人”遗址是 1965 5 1 日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共两枚牙齿化石,距今约 170 万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蓝田猿人”1964 5 月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发现,为头盖骨化石, 距今约九十多万年(一说五、六十万年,一说八十万年)。“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于 1927 年,到目前为 止,已出土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六个,牙齿 157 枚,还有一些头骨碎片和肢骨。这些化石分属于四十 多个男女老幼的个体,距今约二、三十万年。 当时人们的劳动技能差,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很薄弱,如果不靠集体的力 量无法生存。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过着群居的生活。《礼记²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 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末有丝麻,衣其羽皮”。 3.早期智人(二十万年~五万年前) 早期智人亦称古人。我国境内的早期智人主要有“大荔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 和“许家窑人”。从体质上来说,早期智人依然保留着猿的部分特征,但头骨变薄,前额增高,嘴巴也没 有猿人那么突出,已更多地具备了现代人的特征。就生活状况而言,他们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能力远远超过 了猿人,使用的工具虽然是打制石器,但已有了比较明显的分类。狩猎和采集仍然是最主要的生产活动。 社会组织有所发展,已经排除了兄妹之间的婚姻。这无疑又是一次进步。  考研精品资料 118 页 共 1671 4.晚期智人(五万年~一万年前) 晚期智人也叫新人。我国境内发现的新人遗址中,比较重要的有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 和山顶洞人。河套人 1922 年发现于内蒙古乌审旗萨拉乌苏河,系一枚小孩齿骨。柳江人 1958 年发现于广 西柳江通天岩洞穴中,有一具完整的头骨。麒麟山人 1956 年在广西来宾麒麟山发现,为老年男性个体的 颅底骨化石。峙峪人,1963 年在山西朔县峙峪发现,有枕骨化石一块。山顶洞人因 1933 年在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山顶洞穴发现而得名,有基本完整的三个头骨(一男二女)和其它骨骼,分属于 8 个男女个体,还 有动物化石及其它文化遗物。经科学测定,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是晚期智人的代表。 晚期智人在体格上已完全脱离了猿人的特征,与现代人十分相似。他们为人类做出了两大贡献:一是 发明了人工取火;一是发明了弓箭。 【核心笔记】母系氏族公社(约一万年及至五千年前) 晚期智人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加,原始群的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现实 的需要,因而逐渐转变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ёё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有母系和父系之分。最先出现的氏族 公社是母系氏族公社。大约在四、五万年前,当由古人进化为新人时,中国原始社会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 会,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时,在考古学上属于中石器时代或属于新石 器时代初期,母系氏族公社向前迈进了一步,到了距现在大约六七千年时,达到了繁荣时期。 1.母系氏族公社的重要遗址 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址遍布全国各地,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六千余处。这些遗址,主要分展于六个文 化系统:裴里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马家浜文化。 2.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祖织 通过这些遗址的布局、遗物的情况和古文献的记载,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状 况:(1)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氏族。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标志ёё图腾。 2)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 3)氏族首领由公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 显然,母系氏族制或母权制,是指世系按母方来确认和计算,成员死后财产归母方血缘家族继承的一 种制度。这种制度,是氏族公社的典型形态。 3.母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生活 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人类的经济生活有较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工具有 了改进。虽然还存在着一些打制工具,但磨制的新石器已占了很大的比重。其次,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 门。无论是哪一个文化系统都从事农业。再者,出现了原始畜牧业。第四,手工业初见端倪,彩陶制作工 艺相当先进。 【核心笔记】父系氏族公社与原始社会的解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领域中,逐渐取代了女子的 主要地位,取得了对经济的支配权,在社会上占据重要地位,婚姻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母 系氏族社会十分自然地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激进的革命之一,然而又是不流血、 和平的革命。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财富日渐增多,发生了贫富分化,以父权制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 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把原始公社制推到了它的尽头。距今约五千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 所取代。所谓父系氏族公社,即指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归父系血缘亲属继承的制度。 1.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十分丰富的,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文化系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这五个系统的文化,基本上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面貌。  考研精品资料 119 页 共 1671 2.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 在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农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活动。生产工具虽然 仍旧是磨制的石器,但磨制比母系阶段更为精细。家畜饲养业已相当发达。不仅“六畜”齐备,而且数量 较大,其中猪的数量最多。陶器制作技术有很大进步,出现了快轮,炉温达到 1200℃以上。陶窑数量显著 增加。此外,还出现了铜器。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 3.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 1、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维系氏族的中心。2、生产单位逐渐由氏族向家庭转化, 生活资料的分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属于全氏族的东西,先分配到家庭,再分配到个人。3、公有制的 原则开始遭到破坏。虽然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但由于生产活动逐渐从以集体为单位转化为以家庭为单位, 事实上造成了公有制解体的趋势。 4.原始社会的解体 在父系氏族公社里,父权家长制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长特别是氏族首领自然拥有支配全 体家族成员的权力,因而使氏族内部日益失去了平等民主的生活:一部分人高高在上,一部分人被奴役, 而且财产的分配也越来越不公平。随着分配不合理现象的发展,私有观念应运而生。私有制产生后,氏族 首领利用职权,占据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劳动果实,而且常常发动对外战争以掠夺财富。战争中的俘虏和本 氏族的一些成员沦为奴隶。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于是,原始社会解体,人类迈入了文明社会 的门槛。 5.古代传说中的部落和部落联盟 中华民族,在当今包括 56 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体。中国从远古开始就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以 炎、黄为始祖的华夏族为核心,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地域逐渐扩大,人数日益增多。 1)炎、黄、夷、蛮诸部落的分布和发展 炎帝、黄帝 东夷太昊(伏羲)龙 少昊(风姓)凤 苗蛮 2)战争 炎黄与蚩尤炎帝与黄帝 黄帝与苗蛮 3)世袭王权的形成 绝天地通:南正重、火正黎 尧帝禅让  考研精品资料 120 页 共 1671 2 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2070 年~前 1046 )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构 考点:夏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考点: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考点: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考点: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1.夏王朝的建立及其国家机构  1)夏王朝的建立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①夏的源流及其活动区域。夏本来为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字,据《史记²夏本纪》记载,这个部落联盟 是由夏后氏、有扈氏等十二个姒姓氏族部落组成的。 ②大禹治水与塗山之会。《左传》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禹接受舜禅让的 帝位之后,在部落联盟中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他曾以行天之罚的名义征讨三苗,加强了夏禹的王权。建 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又迁都阳翟(河南禹州市)。会万国于塗山(今安徽蚌埠市西郊属怀远县 境)。 ③禅让制度的消亡。禹把实权交给了其子启,让启的亲信掌握了许多权力。《战国策》称“禹名传天 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禹死之后,传位给子启。禹的传子宣告了禅让制度的终结,夏王朝产生了。 《礼记²礼运》云:“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选也。”《礼运》篇所 讲的“天下为家”,“世及以为礼”正恰当地表现禹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历史事实,完成了禅 让制向传子制的嬗变。 2)阶级结构和国家制度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带着一些原始社会的痕迹,所建立的奴隶制的世袭的 王权和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渐发展起来的。 奴隶制形成后,原来的部落首领相继转化为一邦之“君”,所属的父权家长又相继转化为世袭贵族, 充任邦国的官尹。一邦之内的全部田地都为邦君所有,其下的各级贵族之家,又各自分有邑聚或一部分田 地,他们都以役使奴隶耕作为主,这样,就构成了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从夏朝开始,在众多邦国之上, 又建立了统治全国的王朝。形成了王室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的格局,这是建立在奴隶制经济基础 之上的奴隶制国家组织形式,而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也是与此相适应的。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关系 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 被统治阶级:在田间劳动的人,通称为“民”。主要有黎民、庶民、庶人、众等,是从事农业生产的 奴隶。妾等是从事家务劳动的奴隶。同时,还有平民。 职官是建立国家的必要条件,凡建国家者,必有职官。夏王朝建立国家后,也同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 政权机构。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史记²夏本纪》曰:夏“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夏代国家政权初创,官制也比较简单。夏王朝的时期,军事和民事还没有分开,长官当既管军事又管 民事。夏朝的官员称为“正。”夏少康曾为有仍氏(今不知何地)“牧正”,为有虞氏(今河南虞城县一 带)“庖正”。 夏王朝建立以后,也随之出现维护国家统治的暴力机构和手段,如刑罚、监狱和军队等。 夏后氏对所属的官长及民众有生杀之权,《国语²鲁语下》云:“昔禹致群神於会稽之山,防风氏后  考研精品资料 248 页 共 1671 《中国近代史》考研核心笔记 绪论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近代史”的由来及起至 考点: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考点: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 考点:上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四个阶段 考点:研究中国近代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近代史”的由来及起至 “近代”、“近世”是古老的汉语词汇,早在战国时期的文献《战国策²楚四》和《荀子²非相》中 已分别出现过,主要是指距离每一代活着的人不太远的时代。 20 世纪 30 年代,陈恭禄、蒋廷黻等从西方留学归国的史学家,开始以“近代史”来概括自 1840 年鸦 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并以此来命名自己的史学著作;后来,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与此同时,中共的一些理论家,开始将 18401919 年这八十年的历史,定性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历史”;并分别以之作为“中近史”的起至年份,理由是此期间中国革命的性质属于资产阶级领 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 1919 年五四运动之后,无产阶级开始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史学家认为中近史的下限应划在 1949 年,理由是应以社会性质来作为 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准。当时在《历史研究》等史学刊物上都登载了不少讨论文章。到 80 年代,史学界对 此已形成定论,即“中近史”是指 1840ё1949 110 年的历史。同时,也有人就其开始时间提出了不同 的看法。 上世纪形成“中国近代史”这一历史分期、史学领域和学科的必然性。 “中国近代史”始于 1840 年,比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年)开始的“世界近代史”晚了 200 年, 怎样看待这一差异? 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概念面临的问题: 1)“近代”、“现代”概念的历史相对性; 2)与晚清史、民国史的关系; 【核心笔记】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特点 1.复杂 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既定的方向与速度; 中外新旧各种因素、力量的矛盾与撞击,带来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挑战、压力和任务; 反侵略与学西方、爱国与自强、守旧与革新、改革与革命、理智与情感、文明与愚昧„„众多两难的 选择和时代命题互相交织,使当时的人举步维艰,每向前走一步都面临巨大的困难;也极大地增加了我们 认识、研究、评价这段历史的困难程度。 2.多变 19 世纪 60 年代,李鸿章等人已敏锐感觉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三千年未有之变 局”。  考研精品资料 249 页 共 1671 1920 年前后,陇上名士刘尔炘主持重修兰州五泉山,为万源阁亲撰一联: “向五大洲中静观日后群伦,那个能逃机器劫; 在数千载上便忧天下来世,而今枉费圣人心?” 著名学者陈寅恪也认为,近代是“赤县神州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 近代,中国社会诸多方面的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各种重要的事件接踵而至,各类历史人物更替的频率 远高于古代,可谓是“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3.深刻 1)强敌环伺,创巨痛深,险象环生,中华民族一次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英杰辈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抗争,谱写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壮歌; 3)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中努力前行,逐步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由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向 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和市场经济转化、由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转化,艰难地实现“历史时代的转折与 更替”,融入世界的大潮流;并且使自身的文化和传统经受了空前严峻的考验。 总之,“近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轴心时代”的开始和重要组成部分。 4.意义深远 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与桥梁; 对现代和未来中国的发展、演变产生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影响; 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了巨大的历史财富和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 也为世界近代历史的演变贡献出一种新的类型和途径; 【核心笔记】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 基本线索,是指该历史阶段最基本的特征,它体现了人们分析、研究和评价一个历史阶段时,所遵循 的一个视角、一种理论范式,并形成了一种话语体系。综观 20 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先后有学 者提出以下几种有影响的“基本线索”说。 1)两个主要矛盾、两个过程、三次革命高潮说; 毛泽东:《中国革命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载《历史研究》1954 年创刊号;《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2)“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四个阶梯说; 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 年第 1 期。 《中国近代史主要线索及其标志之我见》,《历史研究》1984 年第 2 期。 戚其章:《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几点意见》,《历史研究》1985 年第 6 期,主张“太平天国ё 维新运动ё辛亥革命,便构成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梯”。 3)“资本主义酝酿、发生和发展”这一条主线与“两个过程”结合说; 夏东元:《110 年中国近代史应以戊戌变法为分段线》,《历史研究》1989 年第 4 期。 4)“近代化”或“现代化”说; 徐泰来主编《新编中国近代史》,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1938 年版。 5)“新陈代谢说”;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1988 年第 3 期。 6)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范式转变; 冲击ё回应框架(上世纪 3040 年代) 传统ё近代框架(上世纪 5060 年代) 帝国主义框架(上世纪 6070 年代)  考研精品资料 250 页 共 1671 走向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国史(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 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史范式转移的重要启示。 【核心笔记】上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四个阶段 1.清末民初的萌芽期 维新派反思变法失败对近代社会的认识,如《戊戌政变记》、《李鸿章传》等; 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近代社会的认识,如孙中山等人的著作; 立宪派对近代社会的认识,如梁启超等人的著作; 新文化运动中各派对近代社会的认识。 2.2040 年代的初创期 梁启超先生对近代学术史、思想史、政治史的研究; 一批史学家从学术角度入手,开始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如肖一山(《清代通史》下卷)、陈恭禄 (《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1938 年版)、李剑农(《中 国近百年政治史》)等。 罗尔纲、简又文等对天地会、太平天国史等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 故宫博物院、燕京学社等机构对明清档案的初步整理和出版工作等。 费孝通、李安宅等社会学家对近代中国农村问题和民族地区的研究。 同时,共产党的理论家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家们也开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国 近代历史,为正确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方针、政策和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1922 7 月,共产党“二大”的《宣言》中提出:“帝国主义列强在这 80 年侵略中国时期之内, 中国已是事实上变成他们共同的殖民地了,中国人民是倒悬于他们欲壑无底的巨吻中间。”而中国社会, 当时“尚停留在半原始的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经济基础上面,„„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 把持之下”。 毛泽东、彭湃等人对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阶级的分析,瞿秋白、李达、王 亚南等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等的研究。 毛泽东在 3040 年代又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改造我们的学习》、《新民主主义论》、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许多文章,一方面对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等做出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提出许多观 点和理论,对后来的近代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又号召全党重视对近代历史的研究,分 别组织力量,研究近百年的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文化史等,对近代史研究的兴盛起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 许多学者响应这一号召,开始了中国近代专门史和通史的研究工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范文澜《中 国近代史》上编第一分册(1945 年在延安出版)、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1947 年出版),华岗 对近代中国政治的研究,何干之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研究,陈翰笙等人组织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及其刊物 《中国农村》(1934.101943.6)对农村经济的研究等等。 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近代历史研究已开始形成专门的学科,在进行资料搜集、整理的同时,已有不 少学者分别运用不同的理论指导,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批成果。但当时的研究与当时的政治实 践关系密切,强调实用性和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关注。这些也从不同方面对近代史的研究产生了较为复杂的 影响。 3.发展期(19501966 年)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政治因素和实际需要,近代史研究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其主要成就有四: 1)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研究队伍和机构 1950 年中国科学院一成立,即设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由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任所长; 各高校历史系均设立中国近代史教研室和相应的专门研究机构,将近代史列为基础课,一批著名史学  考研精品资料 251 页 共 1671 家转而研究近代史,并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从事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 召开各种学术会议,组织大型的研究工程等„„ 2)资料整理工作成就显著 由中国史学会组织,范文澜、翦伯赞、徐特立、邵循正等著名史学家牵头并亲自参与,从 50 年代初 陆续编纂出版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大型资料集,分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回 民起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等 十个专题,共 2000 多万字,汇集各种图书资料近 3000 种(仅在西方,就有数万人以这套资料为基础进行 研究,获得博士学位);文革后,又陆续出版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北洋军阀》和《中法战争》、《中 日战争》的续编。 中科院经济研究所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包括《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为 孙毓棠编、第二辑为汪敬虞编、第三辑为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为李文治编,第 二、三、四辑为章有义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彭泽益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姚 贤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宓汝成编)等; “近代中国海关资料丛刊”的出版; 明清档案馆所编专题性的档案资料选编; 罗尔纲先生主编的《太平天国史资料丛刊续编》; 其他各种地方性、专业性档案资料的整理、出版; 全国和地方政协编纂的各类文史资料„„ 近代中外人士有关著述的整理、翻译和出版等等。 3)一些专题性研究有较大进展 据统计,从 19501978 年底,在全国各种报刊上共发表近代史文章 4000 多篇,其中有关太平天国的 文章约占一半,有关辛亥革命的文章约占 1/4该时期研究的重点是政治史,尤其是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反帝爱国运动等。 4)近代通史性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林增平《中国近代史》上下(1958 年版,40 余万字) 戴逸《中国近代史》(60 年代初出版) 翦伯赞《中国历史纲要》第四册 郭沫若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册 该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就明显,但问题也很多,主要有: 一是政治因素严重干扰学术研究 1951 年毛泽东《评电影<武训传>》; 60 年代初对“忠王不忠”的讨论; “阶级斗争为纲”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ёё评电影<清宫秘史>》与“文革” 二是以论代史,用历史诠释既定的理论; 三是以阶级划线,对近代的历史人物、事件或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 对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的一味拔高,对统治阶级和外部因素的全面否定、批判,如对曾、左、李的研 究(《汉奸卖国贼曾国藩的一生》等)。 四是研究的领域相对狭窄,许多重要方面还是一片空白,甚至不如 3040 年代。 4.兴盛期(1978 年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以及改革开放 的伟大实践,近代史研究也同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空前的繁荣,其标 志有: 1)冲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理论和思想上有了较大的突破 从初期的回到马克思主义,批判、反思左的错误和影响;  考研精品资料 373 页 共 1671 《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笔记 上册 1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 5 月~1923 12 月)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新文化运动 考点:五四运动 考点:中国参加巴黎和会谈判的经过 考点:五四运动的过程 考点:中共二大召开与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宣传 考点:国共合作的酝酿 考研核心笔记 【核心笔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新文化运动(1919 年以前)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①民初中国需要思想启蒙 中国革命是以种族思想争来,不是以共和思想争来的;所以皇帝虽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尚未退位。 所以入民国以来,总统之行为,几无一处不摹仿皇帝。皇帝祀天,总统也礼天;皇帝尊孔,总统也尊孔; 皇帝出来地下敷黄土,总统出来地下也敷黄土;皇帝正心,总统也要正心;皇帝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 总统也想“身兼天地君亲师之众责”。这就是制度革命思想不革命的铁证。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指出:自从辛亥年革命以来,我国行了共和政体好几年,前年筹安 会忽然想起讨论国体问题,在寻常道理上看起来,虽然是很奇怪,鄙人当时却不以为奇怪。 高一涵在《非“君师主义”》指出:共和政治,不是推翻皇帝,便算了事。国体改革,一切学术思想 亦必同时改革;单换一块共和国招牌,而店中所卖的,还是那些皇帝“御用”的旧货,绝不得谓为革命成 功。 ②欧风美雨的影响 清末民初时期,外国的洋货不断涌入中国,充斥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人民的观念。新式知识分子的培 养人数不断增多,有统计显示,1915 年,各类学校有 129,739 所,学生 4,294,251 人,学科种类不断扩展, 政治、法律、军事等均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另外,出国留学热,使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西方文明的熏陶, 其思想逐步发生变化。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在社会上掀起遵孔复古逆流,封建迷信流行。而一部分资产阶级和小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努力探求改变军阀黑暗统治的出路。因此,改造国民性和反对封建逆流成 为当时思想发展的潮流。 2)运动的兴起 《青年杂志》书影,从第二卷第一号改名《新青年》。陈独秀开始时把自己办的杂志定名为《青年》, 可以看出他将改造社会的职责寄予青年身上。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 29 号,是建立在原北京大学红楼旧址上的纪念 馆,因建筑的主体用红砖建成,故称之为“红楼”。红楼建于 1918 年,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 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北大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曾在这里办公; 李大钊、鲁迅、毛泽东都曾在此工作过。 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考研精品资料 374 页 共 1671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  考研精品资料 375 页 共 1671 3)运动的主要内容 基本口号ёё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二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四个提倡” a:提倡民主 b:提倡科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新文学 ②“四个反对” a:反对封建专制 b:反对迷信盲从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③两大旗帜 矛头指向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民主、自由、自治的民主政治。 b:批判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逆流,批判封建的纲常名教,宣传人格独立、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 的思想。 c:批判封建迷信和愚昧盲从思想,宣传科学。 d: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 1917 1 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口号,反对文言文,提 倡白话文。 胡适:中国第一首白话诗歌,原名《朋友》,后改名为《蝴蝶》。 刘半农,江苏江阴人,提倡白话文。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也是射向封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竖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 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 陈独秀于 1917 2 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书影。 1918 12 月,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积极宣传十月革命,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五四 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1919 1 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创办的《新潮》杂志,积极提倡白话文,反对旧礼教,提出“伦 理革命”的口号,有力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 1918 年下半年到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前,以刘师培、辜鸿铭、林琴南等为代表的守旧派封建文人对新 文化运动进行抨击,展开“新旧思潮之激战”。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对其进行了有力回击,维护了  考研精品资料 376 页 共 1671 新文化运动。 4)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①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 5)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可避免会在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弱点。 ①局限在城市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未和工人农民发生联系。 ②对西方文化过度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否定,存在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偏向。 ③在思想认识上,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没有揭示改造中国现存的基本制度的必要性,夸大了文 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2.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 5 4 日,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示威运动,五四运动爆发。 1)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基本原因: 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对外卖国、对内镇压政策。 直接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观看《我的 1919》国语中文。 三大历史条件 ①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新社会力量的成长。 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c: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十月革命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②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带领中国革命逐步转向新民主主义。 ③从多方面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和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 国际援助。 【核心笔记】五四运动的导火索ёё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中国参加巴黎和会谈判的经过: 11917 8 14 日,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1918 11 月,一站结束,协约国胜 利,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 21918 12 月,中国派出由外交总长陆徵祥、驻美公使顾维钧、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利时公使 魏宸组、南方军政府代表王正廷五人代表团参加巴黎和谈。 31919 1 18 日,巴黎和会开幕,中国代表提出要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取消“二十一 条”等要求,但是到 4 30 日,美英法三国会议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交给日本,中国的合法权 益被损害。 2.五四运动的过程 1)从 5 4 日至 6 3 日,为第一阶段,以北京为中心,青年学生为主力。 曹汝霖(1877-1966  考研精品资料 490 页 共 1671 《世界史•近代史编》考研核心笔记 1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世纪东方中国和日本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 考点: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考点: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考点:商业革命 考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考点:俄国留里克王朝专制制度的巩固 考点:西班牙的专制制度 考点:尼德兰革命 考点:明代中国专制统治的强化 考点:16 世纪封建统治重建中的日本 考研核心笔记 1500 年左右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这首先是因为 1500 年以前的世界基本上处在闭塞的状态,新旧大陆之间更是互相隔绝的,只有到 1500 年左右完成地理大发现——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开创绕过非洲南端的新航路、麦哲伦等绕世界一周 ——之后,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的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 世界联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 1500 年是人类历史上的关键性年代。 1500 年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是因为只是从 1500 年左右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欧人走向海外,开 始殖民征服,欧洲贸易才走出地中海的狭小范围而扩大到全世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地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 极大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与它同时或前后发生的,在西方还有两大运动,一个是文艺复兴 运动(14—17 世纪初),另一个是宗教改革运动(1520—1570 年)。 16 世纪也是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时期,这二者都庇护了新生的、远非像后来那样 强大的资本主义。 这样,1500—1600 年在世界史上是取得重大成就的 100 年,在这年中,西欧人在向海外扩张的同时, 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领域内完成了重大的变革,而这些变革都象征着资本主义曙光的来临。 【核心笔记】世界地区隔絶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1.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背景 1)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动因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是多种因素交错在一起促成的。 ①经济上的动因。16 世纪以前,欧洲早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 但是,到 15 世纪中叶形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对黄金的追求,是另一经济动因。 ②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③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考研精品资料 491 页 共 1671 2)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条件 地理大发现和商业革命的发生,还因为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 ①航海技术的改进。 ②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西欧诸国在海外扩张时期,之所以能所向无阻,征服一个个国家和地区, 原因之一是船坚炮利,有先进的海上作战的方法。 ③商业上的进步。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采用复式簿记。b.银行业和信贷业的发展。c.观念上的改 变。D.股份公司的出现。 商业上的这些进步给西欧的商业带来了活力,从而加强了西欧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力量。 ④专制政府的支持。西欧诸国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形成于 15-16 世纪。 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这是因为: a.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置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 b.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 c.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 2.地理大发现的过程 1)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发现 断派遣探险队沿非洲西海岸向南摸索到东方去的航路。 继承迪亚斯事业的是达伽马。他在 1497 7 8 日率领四艘海船从葡萄牙启航。他具备一个好的条 件,就是已知道好望角的纬度 当然,葡萄牙人开创这条新航路的目的是为了做买卖,所以他们决心垄断新航路上的全部贸易 2)哥伦布航抵新大陆 当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向印度探航时,西班牙的航海家却朝着另一个方向前进。 哥伦布的这个计划是建立在对于地球距离的错误估计上面的。他所依据的估计有二:第一是马可罗对于亚洲东西两端之间的距离及对于日本与亚洲大陆之间的距离的估计(他估计为 1500 英里),而这 两个估计都是错误的,因为估计得过大;第二是托勒密对于地球周围长度的估计,而这个估计又过小。 1492 8 3 日,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启航,船员中有有经验的水手和有能力的 军官。 哥伦布在离开圣萨尔瓦多后,继续航行,来到古巴和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然后返航回西班牙。 这是他第一次航行。 西班牙君主热心支持哥伦布的航海事业,又拿出大量资金,帮助他继续进行远征。 1493 年,哥伦布率领一支大舰队,又离开西班牙扬帆出海。 3)教皇子午线的划分 伦布和达伽马的地理发现提出了关于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当时流行两种观念:第一,基督教 国家有权力占领异教徒的国土;第二,教皇有权力决定尚未被基督教统治者所占领的土地的主权归属。 当哥伦布在第一次探险中发现美洲后回到西班牙时(当时他相信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西班牙 宫廷害怕葡萄牙和它争夺这个新发现的印度,便要求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承认西班牙对于这块土地的主 权。 4)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葡萄牙人之独占绕非洲去东方的航路上的贸易及他们所获得的惊人的利润,推动欧洲其他国家的冒险 家们寻求到东方去的其他航道。 因此,16 世纪初,出现了想进行这个尝试的一批职业冒险家,大多数人是葡萄牙人或意大利人 麦哲伦是西班牙政府派出去的探险家。 麦哲伦的远征是一个空前的壮举。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绕全球一周的航行,历时三年。 不久,西班牙又派出一支探险队,它在 1524 年到达香料岛。 3.近代早期的殖民征服  考研精品资料 492 页 共 1671 地理大发现只不过是伊比利亚人进行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就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 路,分别在东方和新大陆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 1)葡萄牙东方殖民帝国的建立 葡萄牙人从 15 世纪起就在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刚果、安哥拉等地设立了许多据点。 随着葡萄牙帝国在东方地位的确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 降。 为什么人口只有 200 万的葡萄牙人能够入侵有高度文明的、人力物力并不匮乏的亚洲诸国?原因有以 下几点:第一,葡萄牙有强大的海军,特别是其战舰上的大炮及射击技术,是举世无敌的,能摧毁对方的 舰只,这就使葡萄牙人能打败阿拉伯商人的势力,能够控制印度洋。第二,葡萄牙人征服的成功,也是由 于利用印度内部的弱点。 但是葡萄牙人的力量也有其局限性,他们不擅长陆地作战,(人力有限),因而未能征服印度次大陆, 它们只能控制沿海据点。 葡萄牙人也插手美洲新大陆,它入侵美洲是在 1500 年。 2)西班牙对中南美洲的殖民征服 西班牙在海外建立的殖民地,要比葡萄牙的殖民地大得多,其主要部分在美洲新大陆。 1500-1518 年是对新大陆的探险时期,在这个时期,继西班牙人之后,西方各国派来的许多航海家在 新大陆上到处探索。 科泰斯十分阴险狡诈。在与印第安人进行一些战斗后,他就和与阿兹特克帝国为敌的印第安人部落达 成协议,得到他们的种种帮助,如供应粮食及人力等等。同时,他又诱使阿兹特克皇帝接待他,允许他进 帝国首都。乘这位皇帝不备之际,科泰斯背信弃义地擒获了他,作为人质。于是他轻而易举地征服了 这个帝国。 西班牙对于印加帝国的征服更为残忍恶毒。 科泰斯和皮萨罗的征服鼓舞了西班牙的许多冒险家,他们也都通过阴谋、暴行以及欺骗等手段在各地 建立西班牙的统治。 西班牙的征服者们多半是不通文墨的武人,他们恃强凌弱,在征服各地的过程中,作出种种伤天害理 的事。 西班牙殖民帝国的最高机构是印度等地事务委员会,设在西班牙本国,由国王密切监督。 土著印第安人是帝国的基本居民。 在西属殖民地上,畜牧业和农业也发展起来。 西班牙一开始就对美洲殖民帝国实行杀鸡取卵的政策。 西班牙国内工业落后,再加上它的航运业落后,结果导致荷、英两国经济势力向西属美洲殖民地的渗 透。 在殖民地贸易方面,西班牙之所以在同荷、英两国角逐中相形见细,可以说,是自食掠夺美洲的恶果。 4.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对于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 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 步。于是,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世界市场的扩大使新的产品出现在各国市场上。 美洲农产品之传播到世界,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也因此促进了人口的增长。非洲人口的剧增(特 别在西非),原因之一是美洲农作物的引进。 世界贸易的中心也转移了。 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也开阔了人类的眼界。 但是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人们对世界外貌的了解完全变了样。 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便是价格革命  考研精品资料 493 页 共 1671 在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 价格革命中,粮食上涨最为显著,生产粮食变得有利可图。这也是推动中欧(特别是东普鲁士) 出现再版农奴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许多学者发现,价格革命的发生,也有其他原因,如人口增长比粮食产量增长的速度更快。 总之,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所造成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势 力的增长,一个新兴的拥有资本的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 【核心笔记】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 14 世纪中叶到 17 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运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因为 在运动中天才辈出,灿若群星,他们创造岀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写岀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想、哲 学思想方面的著作,而且也因为它改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而适应了一个新的、初见曙光的资本主 义时代。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来,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在他们心目中,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文化达到高度繁荣和高度完美的境界,但是到 中世纪却衰落下来甚至湮灭了,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成了文化沙漠。因此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 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这是文艺复兴一词的由来。 但是,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 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1)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 对宗教禁欲主义。 2)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 3)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 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 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因而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所 公民道德,认为事业的成功及发财致富就是一种道德的行为。 6)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 7)有一种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的精神,对于一切事物都要研究个究竟,决不满足于一知半解。 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滥觞于意大利,这并非偶然,因为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但是也必须看到:意大利之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还有其他原因。首先,意大利虽然还不是一个统 一的国家,战争频仍,纷争不已,但在经济上呈现一种特有的繁荣。其次,定居于这些富裕城市中的,有 不少博学多识的学者,对古代罗马文化深感兴趣。同时,意大利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环境,在这里留下了不 少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足以引人抒发思古之幽情。 1)早期文艺复兴 早在 14 世纪,意大利的学术和文化的先驱已从事希腊罗马古典著作的研究,同时进行了新的创作, 从而揭开文艺复兴的序幕。 但丁(1265—1321)辉映于前,彼特拉克(1304—1374)和薄伽丘(1313—1375)接踵其后。他们的文学创作 以及对中世纪长期沉埋在寺院中的希腊罗马古典著作抄稿的探讨,对推动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有巨大影 响。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文学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作品。但丁的不朽 名作是《神曲》 彼特拉克擅长十四行体的抒情诗。 薄伽丘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也充分表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15 世纪早期,意大利在建筑方面也出现了大师。  考研精品资料 606 页 共 1671 《世界史•现代史编》考研核心笔记 上卷 1 20 世纪初的世界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考点:欧洲的经济优势 考点: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 考点:登上世界强国地位的日本 考点:俄国是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焦点 考点: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考点:青年土耳其革命 考点:中国的辛亥革命 考研核心笔记 1)19 世纪是欧洲支配世界的世纪,经济上如此,政治上也如此。20 世纪初,欧洲仍保存世界优势 地位,但不久就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东亚,兴起了日本;在美洲,兴起了美国。它们迅速取得了世界大 国的地位,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而美国之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影响尤为巨大。 2)在俄国爆发的 1905 年革命,为 1917 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从此人类有了一种崭 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经历了种种曲折的发展道路,至今仍在中国和一些国家进行着伟大的试验。 3)继俄国 1905 年革命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 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展,标志着 20 世纪初所揭开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的阶段。” 4)1914-1918 年,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 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场战争也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因为俄国 是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的环节,革命容易在这里爆发,还因为在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厮杀得不可开交的时 候,它们是顾不上立即动手扼杀俄国革命的。 5)总之,从 20 世纪初,人类进入了它的现代史时期。 【核心笔记】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  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 1)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世界已瓜 分完毕。1884ё1900 年,是欧洲主要国家加紧扩张的时期。在此时期,英国夺得了 370 万平方英里的领土 连同 5700 万人口;法国夺得了 360 万平方英里的领土连同 3650 万人口;德国夺得了 100 万平方英里的领 土连同 1470 万人口;比利时夺得了 90 万平方英里的领土连同 3000 万人口;葡萄牙夺得了 80 万平方英里 的领土连同 900 万人口。 2)英、俄、法、德四大国,它们在 1876 年的殖民地领土面积为 4040 万平方公里,人口 27380 万; 到 1914 年,殖民地领土面积增为 6440 万平方公里,人口增为 49450 万。 3)整个非洲大陆,除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都已变成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法国占领非洲领土 面积最大,达到 1097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的 36%,相当于法国本土面积的 20 倍。英国次之, 占有 866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洲面积的 29%,为英国国土的 36 倍。德国约占 234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非 洲面积的 7.7%,是德国本土面积的 6.6 倍。比利时占有 234 万多平方公里,约为非洲面积的 7.7%,是比利  考研精品资料 607 页 共 1671 时国土的 77 倍。意大利占有面积 233 万多平方公里,约为非洲面积的 7.7%,为意大利本土面积的 7.8 倍。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非洲也拥有殖民地。 4)总之,到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已称霸全球,是世界政治的中心。日本直到 1905 年战胜沙俄后,才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在此以前仍被欧洲看作东方的一个落后国家。1892 年,欧洲诸大国 把它们驻华盛顿外交代表的级别从公使升至大使,终于承认美国是一等国家,但直到 1919 年凡尔赛会议 举行时,美国才在世界性的国际会议上占有重要地位。 2.欧洲的经济优势 1)20 世纪初,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英、法、德是向国外投资的三个主要国家,其次是瑞士、荷 兰、比利时等小国。英国的资本输出在 1913 年达到 35 亿英镑,相当于其国民收入的 8.5%,输出的大部分 给予帝国内部,美国和拉丁美洲。法国的国外投资主要是在欧洲,首先是在俄国(1914 年约合 113 亿法郎), 并且多半是借贷资本,而不是对工业的投资。1906-1910 年,法国对外贷款达于顶峰,相当于国民收入的 4.5%。1914 年,对外投资总额约 600 亿法郎。德国的国外投资在 1911 年约 200 亿马克,1914 年增至 300 亿马克,分布于欧洲的奥匈帝国、俄国和土耳其等国以及海外的加拿大、美国和拉丁美洲。1914 年,瑞士 的长期对外投资不少于 15 亿美元,荷兰约 10 亿美元,比利时约 5 亿美元。20 世纪初,伦敦仍然是世界金 融中心。“伦敦城”的金融机构拥有世界范围的联系,英镑起着共同的贸易货币的作用。 2)欧洲不仅是世界的银行家,而且是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 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 量的 64.7%,而美国仅占 23.3%o 到 1913 年时,虽然美国的比重已达到 35.8%,但该年欧洲工业的产量仍占 世界总产量的 47.7%。欧洲的煤产量,1880 年为 23800 万吨,1913 年迅速增长到 56300 万吨。欧洲的钢产 量,1880 年仅有 950 万吨,1913 年增长到 4200 万吨。英、德、法三国是欧洲最主要的工业国家,它们生 产的煤占全欧的 93%,钢占全欧的 78%。在国际贸易方面,欧洲也占有优势。1913 年,英、法、德三国的制 成品占世界出口的 60%。 3)欧洲的军事优势: 在军事上,俄、法、德、英是世界上的头等军事大国。1900 年,俄国的陆海军人数为 116 万,法国为 71 万,德国为 52 万,英国为 62 万。到 1914 年,俄、法、德、英的陆海军人数分别为 135 万、91 万、89 万和 53 万。而新兴的日本和美国,它们在 1900 年的陆海军人数分别为 23.4 万和 9.6 万人,1914 年增至 30.6 万人和 16.4 万人。欧洲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瓜分了世界,占有了广大的殖民地,而且在 许多国家划分了势力范围,操纵着它们的内政。沙俄将军德拉哥米洛夫傲慢地说:“远东的事务是在欧洲 决定的。” 【核心笔记】美国和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 1.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的美国 1)美国工业跃居世界首位 ①南北战争后,美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工农业进入迅猛发展的新时期。1894 年,美国工业 生产跃居世界首位。1900 年美国工业产值约占世界工业产值的 30%。1859 年,美国制造业产值约为 18.8 亿多万美元,到 1900 年则达 130 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它的煤、钢产量是英国和德国的总和。在此期 间,美国的农业也获得大幅度增长。1870 年总产值为 24.5 亿美元,1900 年上升为 47.17 亿美元。农业劳 动生产率则增长了 4ё5 倍。美国生产的小麦占世界产量的 1/40 进入 20 世纪以后,美国继续保持着这种 发展的强劲势头。从 20 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工业又增长了 1 倍以±o 钢产量在 1900 年突 破 1000 万吨大关,到 1913 年则达 3100 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 41%。这一年,美国工业生产占整个世界 工业生产的 38%,比英(占 14%),德(占 16%),法(占 6%)、日(占 1%)四国工业生产量的总和还多。 ②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逐渐融为一体。 到 20 世纪初,美国已发展成为由极少数垄断资本家统治的托拉斯国家。结果造成严重的贫富鸿沟。1900 年,仅占人口 2%的最富裕的美国人拥有 60%的国民财富。 2)美西战争 ①19 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强烈需求海外市场,对外贸易的增长表明了这一点。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考研精品资料 608 页 共 1671 20 世纪初,美国出口数量增加了 7 倍。由于美国国内市场较大,出口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一般 不超过 10%。然而,美国经济的主要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市场。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石油有 1/2 出口,钢铁的 15%,铜的 50%,农业工具的 16%均依赖出口。至于农业方面,棉花收成的半数和小麦生 产总收入的 1/3 均供出口。此外,食品、纺织品、燃料、建筑材料和各种消费品生产均超过了国内的购买 力。1893 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更使这一形势变得异常严峻,造成 450 万人失业和群众的严重不满。面对着 国内经济状况和社会的不稳定,美国政界和企业界一致相信,惟有扩大出口才能保持国内的繁荣稳定。1897 年初,全国最有影响的工商界喉舌《商业日报》称,美国工业产品已大大超过国内消费的需要,许多产品 为国内市场所需的 4 倍,“这就注定美国要争夺世界工业霸权”。 ②当美国踏上海外扩张,争夺殖民地舞台之际,世界领土已基本上被欧洲列强瓜分完毕。美国垄断资 本便向着力量已经衰落的老朽殖民帝国西班牙开刀,并把侵略矛头指向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和亚洲最后两块 较大的殖民地ёё古巴和菲律宾。 ③美西战争是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后所进行的一次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 争。美国通过美西战争,将帝国扩大到亚洲。1898 年 7 月,美国吞并了夏威夷。1899 年占领威克岛,与 德国瓜分萨摩亚群岛,得到了具有重要军事价值的东萨摩亚的土地伊拉岛及位于该岛的帕果一帕果港。夏 威夷、萨摩亚、菲律宾等就像一级级踏脚石一样,把美国引向远东和太平洋扩张的新时代。 ④美西战争后,美国政府进一步策划如何在古巴推行新殖民主义,在给予古巴形式上独立的外衣下, 事实上把古巴变成美国的殖民地。它炮制了一个规定美古关系原则的文件ёё“普拉特修正案”,规定古 巴不得同外国缔结任何损害古巴“独立”的条约;限制古巴举借外债;美国有干涉古巴事务的权利;美国 在古巴有取得和保持海军基地的权利。1903 年,美国与古巴签订永久条约,美国向古巴租借关塔那摩港作 为永久性的海军基地。由此,古巴沦为美国“统而不并”的殖民地。 3)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①美西战争后,美国立即加入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活动。19 世纪末,俄、德、英、法、日在中国各有自 己的势力范围。美国驻华公使田贝担心地写道:如果容忍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头蔓延下去,“我们就会失 去„„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是,当时在中国参加角逐的主要列强的军事力量都远比美国强大。美国无 力用军事手段从中国获得势力范围,却可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以竞争方式来实现其扩张利益。 ②1899 年 9 月 6 日,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向英、德、俄、日、意、法诸国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 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列强应承认它国在本国势力范围内享有同等的关 税特权和通商、航运等利益。1900 年 7 月 3 日,约翰•海向各国发出第二个门户开放照会,声明美国政府 的政策是“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 等等。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其目的在于在列强激烈竞争的条件下,为迟到者美国向中国 扩展其政治、经济势力打开方便之门,根本不是为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 ③门户开放政策的发表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新阶段,即由长期以来跟在英国炮舰后面“分取杯羹” 的传统政策,转变为奉行独立的帝国主义大国政策。美国成为列强在亚太地区竞技场上角逐的主角之一。 4)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①进入 20 世纪,美国垄断资本势力迅速膨胀。进一步向海外扩张,尤其是经济扩张,便成为美国外 交政策的基调。美国进行侵略扩张的手段,或使用暴力,挥舞大棒,或以“金元外交”为诱饵,进行经济 渗透。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了有名的“大棒政策”“说话温和,但带根大棒,就定能成功”。其第一个露 骨表现便是从哥伦比亚手里夺取运河区。 ②美西战争后,美国急于在巴拿马地峡开凿运河。1903 年 1 月,美国采取威胁利诱等方式迫使哥伦比 亚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据此,美国从哥伦比亚手里获得 6 英里宽的运河地带,租期 99 年,美国答应付 给哥伦比亚 1000 万美元以及 25 万美元的年金。但哥伦比亚议会拒绝批准这一条约。美国便一手策划了隶 属哥伦比亚的巴拿马发动“革命”,宣布独立。美国立即同巴拿马签订条约,控制了巴拿马运河区。1914 年 8 月,巴拿马运河竣工。美国长期以来追求的将加勒比海变成“美国湖”的计划实现了。巴拿马运河的 修建意味着美国在加勒比海霸权的崛起。 ③事实上,罗斯福的大棒政策被运用于整个拉丁美洲。为了适应扩张的需要,罗斯福于 1909 年对门 罗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即“罗斯福推论”,进一步把不准干涉美洲延伸为美国管理美洲。  考研精品资料 609 页 共 1671 ④罗斯福还积极插手欧洲事务。1906 年 1 月,美国派代表参加在西班牙的阿尔赫西拉斯召开的关于摩 洛哥问题的国际会议,调解德国与法、英之间的矛盾,从而自建国以来第一次违背不介入欧洲事务的美国 传统外交政策。 ⑤1909 年接替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提出了主要应用于拉丁美洲的金元外交。1912 年 12 月,塔夫脱在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总结他四年期间的外交政策时称,“现政府的外交一直是以金元 代替枪弹为其特征的。”其实,这不过是大棒政策的变种,目的在于利用经济手段对拉丁美洲国家进行控 制,进一步杜绝欧洲国家对拉丁美洲事务的干涉。但美国并没有忘记随时携带大棒,而是金元、大棒交替 使用。 ⑥1909 年秋,尼加拉瓜爆发了反对塞拉雅专制统治的革命。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起义者取得胜利, 塞拉雅被迫辞职。阿多尔福•迪亚斯成为总统。新政府成立后,塔夫脱以拒绝承认相威胁,迫使它接受美 国银行家的巨额贷款,以尼加拉瓜关税作抵押,并允许美国在尼加拉瓜建立银行和修筑铁路。另一方面, 为了镇压尼加拉瓜人民的反抗,美国自 1912 年到 1933 年(除短时间外)一直在尼加拉瓜驻军。尼加拉瓜 事实上成为美国的第二个古巴。金元外交还在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和海地等国家频繁推行。 塔夫脱的金元外交甚至延伸至遥远的非洲。1912 年美国政府支持其银行同英法合伙向利比里亚提供贷款。 美国由此而控制了利比里亚海关并进而粗暴干涉利比里亚内政。 ⑦塔夫脱总统还把金元外交作为实现对华门户开放的手段。日俄战争后,日美关系恶化,日本控制中 国东北的经济,美国势力难以渗入。塔夫脱上台后表示,“我特别急于想做的事,就是促进美国资本对中 国的投资。”1911 年 4 月,美国和英、法、德组成的四国银行团与中国签订了币制贷款协定。5 月,签订 了湖广贷款协定。在币制贷款协定签字的当天,美国代表得意地说:“币制借款完成了,金元外交终于被 证明是正确的。” ⑧综观 19 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美国经济和外交,不难看出,美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 并在门户开放、大棒政策、金元外交等一套海外扩张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力求控制加勤比海、中南美洲, 向太平洋地区扩张,并且第一次介入欧洲事务。这些都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总统提出“十四点” 和国际联盟计划,以实现“世界领导地位”的图谋,准备了条件。 2.登上世界强国地位的日本 1)日俄战争 ①甲午战争后的十年,是日俄矛盾日益尖锐、发展为战争的十年。 ②沙俄迫使日本退还辽东半岛,日本统治阶级认为是“千古未有之大辱”。在“卧薪尝胆”的口号 下,日本统治者制定了十年扩军计划,这个计划到 1903 年就提前完成了。结果陆军拥有 13 个师团,另增 加骑兵、炮兵各两个旅团,平时兵力达 20 万人。海军共拥有 76 艘军舰(总计 258000 吨)和 76 艘鱼雷艇。 日本下决心对俄一战而称霸东洋。 ③沙俄方面也在不断增强它在远东的陆海军兵力。到 1903 年,远东部队增加到二三十万人。沙俄海 军有太平洋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等,军舰总计 80 余万吨。沙俄海军的远东舰队与日本海军相比,大体上 为 7:10。如果波罗的海舰队开到远东,则沙俄海军与日本海军的比例将为 18:10。 ④日、俄为了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矛盾日益尖锐,无法调和。1895 年 7 月,朝鲜闵妃集团在俄国驻 朝公使的支持下,把亲日派逐出政府。10 月,日本驻朝公使指使日军冲入王宫,杀死闵妃,重建亲日政权。 1896 年 2 月,朝鲜国王再次组成亲俄内阁。1898 年,俄国强租了中国的旅顺大连。为了巩固这一既得权 益,在朝鲜问题上暂时对日缓和。1898 年 4 月,俄日两国在东京签订协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有优越的 经济利益,但在政治、军事方面仍然坚持双方权益对等。 ⑤三国干涉还辽后,俄国势力在中国东北迅速扩张。1896 年 6 月,俄国诱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 规定俄国军舰可驶入中国港口,在中国境内筑路运兵,等等。9 月,中俄签订《东省铁路公司合同》,俄 国可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修筑铁路直达海参威。随后又于 1898 年 3 月,强租旅顺大连;1898 年 7 月复迫 使中国签订修筑自哈尔滨至大连的中东路支线的《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中国东北全境沦为俄国的势 力范围。对于俄国的扩张,日本极为恼怒,只因战备尚未完成,暂时予以容忍,而把侵华重点放在中国南 部,企图攫取福建等地。  考研精品资料 749 页 共 1671 《世界史•古代史编》考研核心笔记 上卷 1 人类的史前时代 考研提纲及考试要求 考点: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考点:人类的起源 考点: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考点:文明的产生 考点:史前文化 考研核心笔记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为人类的史前时代。它始于人类的出现,终于国家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十分低下,劳动产品只能满足最迫切的生活需求。 原始社会是没有文字的史前时代,对原始社会的研究,只能依靠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古生物 学、古气候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材料。 【核心笔记】人类的起源 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类不是超自然的存在物,它的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 根据地史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地球发展的初期阶段可能在 60 亿年之前,到距今 46 亿年前形成了地 壳。 最原始的生物出现在太古代的地层中。到元古代的末期出现了原始的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等多细胞的生物。到古生代,出现了生活在水里的最早的脊椎动物,这些原始的脊椎动物后来发展成鱼类。 鱼类分化为许多分支,其中一支演化成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中的一个分支又演化为爬行动物。爬行动物 在中生代特别繁盛,其一部分演化为各种各样的恐龙。最早的哺乳动物及鸟类在中生代也已出现了。 人类起源于新生代。 从动物进化的过程,可以看出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属于动物界。 在现存的动物中,体质构造与人类最接近的是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从猿到人的过渡 1859 年英国学者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科学资料, 揭露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猿类从猴类分出,是在第三纪的渐新世。 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巨猿、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其中腊玛古猿的体质形态和人类比较接近,所以有 些学者认为腊玛古猿可能是最早的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腊玛古猿的生存年代约为 1400 万一 700 万年之前。 在腊玛古猿之后出现了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的体质特征和人类接近,齿弓呈抛物线形,门齿和犬齿比猿小得多,犬齿不突出,没有齿隙; 拇指能和其他四指对握,可以使用天然工具;骨盆比猿类宽,表现能直立行走;头骨比大多数黑猩猩长和 高,平均脑容量接近 500 毫升,虽然比人类小得多,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可能已有语言的能力。 已发现的南方古猿至少可分为三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又称纤细种)、南方古猿粗壮种和比粗壮 种更为粗壮的南方古猿鲍氏种。 南方古猿如何进化为人类,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下述几种: 1)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到 200-300 多万年前分化为两支,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另一支  考研精品资料 750 页 共 1671 演化为纤细种、粗壮种和鲍氏种,并于 100 万年前灭绝。 2)也认为阿法种是最早的南方古猿,后来演化成为纤细种,纤细种中的一支演化为人类,另一支 在南非演化为粗壮种,还有一支在东非演化为鲍氏种。 3)认为阿法种不是一个新的种,而应归入南方古猿纤细种。 4)认为阿法种已经是最早的人属,他们和南方古猿并存。和腊玛古猿一样,南方古猿的问题有待 于更多化石材料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来解决。 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如果从腊玛古猿算起,大约经过了 1000 多万年。如果从南方古猿的出现算起, 也有二三百万年的时间。 最早的人属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结束后,人类的体质形态仍在发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发展过程 主要采用两种分期法。 最早的人属成员,一般是指直立人之前的人类,首先是能人1972 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尔卡纳湖东岸的库彼弗拉发现了一个头骨的 150 多块碎片,经复原后按登记号 码称为“KNM-ER1470 号头骨,定年为 290 万年前。脑容量约为 775 毫升。 1974 年开始,英国人类学家 M.D,李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利尔地层发现了一些人类化石,主要是一 5 岁左右的小孩的部分骨骼及一些成年人的上下颌碎片及牙齿。 直立人在中国,习惯上把直立人称为猿人。 直立人的化石最早是 1890 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里尼尔附近发现的,是一个 具有许多猿的性状的头盖骨及一枚牙齿。 直立人的化石分布在欧、亚、非三洲。 直立人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子明显增大,脑容量大约从 800 毫升到 1200 毫升左右, 脑量的增大是直立人体质进步的最大特点,一些人类学家认为直立人已有人类的有声语言。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过去曾称为古人,生活于距今 25 万年至 4 万年前,地质时代属更新世中期至晚期。 早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其脑容量达 1300~1750 毫升,但仍保留了一些较原始的特点, 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頰部不明显等等。 晩期智人晚期智人也称现代智人,过去曾称为新人。 晚期智人的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頰明显,其体质特征与现代人类已没有多大差别。 欧洲的晚期智人化石已发现很多,重要的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库姆尔佩尔人、捷克的普雷德莫斯特 人等,其中 1868 年发现的克罗马农人是最早被发现的晚期智人。 在非洲,南非的弗洛里斯巴人、边界洞人、克莱西斯河口人以及东非坦桑尼亚的加洛巴人、埃塞俄比 亚的奥莫人,形态显示出非洲黑人的特征。 在中国发现的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河套人等,脸部较宽,鼻子不高,可以看出是蒙古人种的 特征。 这些具有不同体型特征的化石,说明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 人种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在长时间自然条件的影 响下,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身体的某些部分产生了对于自然的一定的适应性,某些历史因素对人种的 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核心笔记】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者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器,考古学者把使用石器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在地质上属更新世,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和角器。它又可分为中、 早、晚三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致相当于最早的人属和直立人的阶段。 最初的石器只是砾石打制的砍砸器,制作方法十分简单,仅在砾石的一端打出几个锋利的缺口。 到直立人阶段,石器制作的技术较以前进步。 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能用火。 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早期智人阶段。  考研精品资料 751 页 共 1671 采集和狩猎生活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他们的基本食物是最容易得到的果 实、块根,以及昆虫、蜥蜴等小动物,后来也猎取大动物。 有的人类学者调査了现代釆集狩猎部落的生活情况,认为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也像这些部落一样, 用围猎的方法来猎取大动物。 利用陷阱来捕捉野兽的办法大约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才开始,这在法国方哥默的洞穴壁画中得到了证 实。 狩猎是原始人最大的肉食来源,它使人们得到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重要的营养物质,促进大 脑和体质的发展。但是釆集在经济生活中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狩猎的成功带有偶然的因素,而釆集则 可提供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对旧石器时代的釆集狩猎者来说,火的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旧石器时代的一些洞穴里曾发现很厚的灰烬堆积,说明当时的采集狩猎者把洞穴作为他们居住的地 方,岩厦也是天然的遮蔽所。 旧石器时代晚期还发现有骨针,说明人们已能缝制衣服以御寒。 人类向美洲及澳洲的迁徙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导致了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 19 世纪中叶,有人根据美洲印第安人的神话和传说,认为美洲最早的居民是从亚洲东北部经白令海峡 进入美洲东北部的。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发现的圣地亚戈人,定年在 2 万年前。1961 年加拿大艾伯塔 省的塔布尔发现一个幼儿头骨,定年在 4 万年前。 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新南威尔士西部干涸的蒙戈湖中,有一男一女两具骨骼,定年在 32000 年前。和蒙戈湖化石人类年代相近的有凯洛人,为一男性头骨,定年在 3 万年前。 对澳大利亚最早人类的来源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他们是爪哇直立猿人的后裔,也有人认为凯洛 头骨与中国柳江人相似。 血缘家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是 19 世纪美国学者摩尔根根据夏威夷人的亲属称谓提出的设想,在考古 材料中尚得不到实际的例证,所以有的学者不同意摩尔根的推论。 真正有考古材料作为证据的原始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是一个坚固的血族集团,是在人类生产获得初步发展能维持较定型群体生活并产生族内近亲 通婚禁忌的基础上形成的。 【核心笔记】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约 15000 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过渡时期称为中 石器时代。 在中石器时代,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 经济活动的变化促使生产工具发生变革。 中石器时代文化,在欧洲南部以法国、西班牙的阿齐尔文化为代表(公元前 9000—8000 年),居 民使用带双尖的石叶,带倒刺的鱼叉。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 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有三个地区,即西亚、东亚(包括南亚)、中南美洲。 西亚的扎格罗斯山区、小亚细亚半岛南部、东地中海沿岸的约旦、巴勒斯坦、黎巴嫩等地,是世界上 最早的农业发源地,也是大麦、小麦、小扁豆等栽培作物的原产地。 东亚的早期农业发源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和泰国。中国黄河中上游、长江中下游很早就种植粟和 水稻。 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分别是玉米、豆类、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现代的许多主要栽培作物,如大麦、小麦、稻、粟、玉米、马铃薯、甘蔗、豆类、甘蓝、向日葵等, 在新石器时代已为不同地区的居民种植。 畜牧业的起源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畜牧业。  考研精品资料 752 页 共 1671 真正的畜牧业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它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定居的出现而产生。 农业革命的影响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新石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进步。 考古学上通常把磨光石器的流行和陶器的使用作为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早期陶器用手制,把黏土做成陶坯后,焙烧制成,陶质疏松,器形比较简单,单色,少纹饰。 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革命发生,人类转入较稳定的定居生活后,出现了聚居的村落并开始建造适于 较长时间居住的房屋。 新石器时代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人口不断增加,族外群婚已变得难 以维持,于是逐渐出现了对偶婚。 【核心笔记】文明的产生 金属的冶炼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知使用金属。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金、铜等以纯粹形式存在于自然 界的物质。 人类在冶炼铜的实践中,逐渐学会冶炼铜和锡的合金青铜。由于青铜的熔点较纯铜低,硬度比纯铜高, 易于锻制。 人类很早就认识铁这种金属。 从金石并用时代开始,原始社会进入解体阶段。 社会大分工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增长。 这一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部落,生产出超过维持本集团人口所必需的食物总量。 社会大分工和交换的需要,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是通过新的婚姻和家族形式而实现的。 由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是十分复杂、时间很长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母权制的不少残余在 长时间内被保存着。 父系氏族公社仍保留着氏族社会的民主性质,它由若干个家长制大家族组成。家长制大家族是父系氏 族社会的基本社会经济细胞。 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 有私有观念。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 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使氏族内出现财产分化,产生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生产趋向个体化。 国家的产生在氏族公社制度解体到国家产生的过程中,出现了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保留了氏族制 度的某些因素,同时存在着军事首长的个人极力。 由于私有财产和奴隶劳动的存在,使战争频繁发生。过去氏族和部落间仅为血亲复仇或疆域争执而战。 由各氏族部落的酋长所组成的议事会仍起着作用,但它的成员逐渐变为由氏族贵族担任并世袭承继, 议事会也变为氏族部落内有势力的人操纵的权力机构。 原来由全氏族成年男女参加的氏族议事会,已转变为只有全体武装男子参加的人民大会。 私有制和奴隶制的发展,使得为掠取财富、奴隶的战争频繁发生,战争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分化。 以军事首领、氏族贵族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经过长期斗争夺取了全部权力。军事首领成了一国之王。 国家是从氏族组织的废墟上产生的,但它和氏族有着根本的不同:国家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而氏 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 【核心笔记】史前文化 在原始社会阶段,人类不仅创造了物质文化,也创造了精神文化。  考研精品资料 879 页 共 1671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辅导课件  《中国古代史》考研辅导课件  考研精品资料 880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881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882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1114 页 共 1671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考研复习提纲  考研精品资料 1115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1116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1117 页 共 1671  考研精品资料 1206 页 共 1671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核心题库  《中国古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答案】周武王姬发继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 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商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时,武王进 攻朝歌。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 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吕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 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2宣昭中兴 【答案】汉武帝死后,昭帝(前 86~前 74)、宣帝(前 73~前 49)相继当政。昭帝时由霍光辅政, 节约财政开支,二十年内不断减税,对匈奴的政策由征战转为和平交涉,从而缓解了武帝晚年面临的危机。 至宣帝时,采取王霸并用之术,一方面减免农业税、人口税,以及贫困户的徭役,另一方面,以文法吏和 刑名术监督各级官吏。昭、宣时期的政策使一度风雨飘摇的西汉王朝又兴盛起来。昭宣时政治较为清明, 社会相对安定,民族关系走 3井田制 【答案】所谓井田制有两层含义。一是田地的形状。一般田地由于中有阡陌、沟渠、道路,将田地分 割为若干方块,很像井字形。因之井是田地的象形字,简化则为田。二是经营田地的方式,也就是剥削方 式。西周时期的田地都属于国家,都可以叫做“公田”,这是广义的“公田”。而分到土地的贵族往往又 把田地分为两类,一类为私田,再分割成小块,分配给一家一户农奴耕种,收获的产品归农奴所有。另一 类为“公田”,即狭义的“公田”,贵族们则驱使农奴无偿地代耕这部分公田,其实质是一种劳役地租形 态。公私田的分配,儒家理想化的描述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便是对井田制最形象的描述,但这种分配不过是儒家理想化的设想,未必是 真实情况,但其中反映出来的劳役地租剥削方式却是当时的实情。 4【答案】董仲舒(前 179~前 104 年),习《公羊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诏举贤良文学之士, 董仲舒的思想吸收了当时颇为流行的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了《春秋》的微言大义,阐发 “天人感应”思想。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异来谴告和威慑。如果人君在灾异之前不知悔改,就会出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 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 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 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 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 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 5元嘉之战 【答案】南北朝时期刘宋和北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刘宋文帝时,出现了治世局面,北魏武帝拓 跋焘统一北方后,国势日上,双方互有攻灭对方之心。450 2 月,卑微军队进攻宋之悬瓠。同年 7 月,  考研精品资料 1207 页 共 1671 宋分别以王玄漠和柳元景统东西两路大军北伐,受挫撤兵。魏军乘机南下,直至长江北岸。宋沿江六百里 布放,加之天寒地冻,粮草不济,魏军于次年正月退兵。元嘉之战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刘宋受 到沉重打击,退守淮南。南北对峙局面向北强南弱转化。 6海上之盟 【答案】女真建国后,日益强大,宋徽宗得知后,派人取道海上出使金朝,共商攻打辽朝之计。宣和 二年(1120 年),宋金订立所谓“海上之盟”。双方商定:北宋和金从南北两方同时夹攻辽,金兵攻辽的 中京大定府,攻取辽长城以北州县;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灭辽以后,烟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每年给 辽的银河绢如数给予金朝。 7【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 (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其办法是:选择“贤有鉴识” 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本郡、本县的大中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 供吏部选官参考。共分九品,分别高下,故名。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 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此制到 北魏河阴之变后,完全流于形式。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8【答案】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 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 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 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当时的太学成为京师“清议”的中心。太学生们推崇李膺、陈蕃、王畅等人为其领 袖和楷模。桓帝时,逮捕了李膺等 200 余人,后虽赦免回归田里,但却禁锢终身,此为第一次“党锢”事 件。灵帝时,又起用了李膺等一些被禁锢的名士,由于他们谋除宦官集团之事泄露,宦官集团再次以“部 党”罪名逮捕了李膺等百余人,使这些人皆死于狱中,宦官集团又对他们五服以内的亲属免官禁锢,此为 9【答案】汉武帝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汉 武帝外事四夷,内兴功利,耗尽文景以来的余财,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于是汉武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 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下轮台罪己诏,自责“深陈既往之悔”,申明“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 10河西四郡 【答案】公元前 122 年,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内蒙古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 杀匈奴三万多人,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匈奴西部地区在一年之中,连受两次打击,匈奴贵族内部分 裂,浑邪王率一万人降汉。汉政府把他们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都、朔方、云中五郡,称为“五属国”; 11二里头文化 【答案】文献中夏人活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其中又以河南的洛阳平原以及登封、禹州 一带和山西西南部汾水中下游一带为中心。考古工作者在上述地区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 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这类遗存以河南僵师二里头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 的内涵比较典型,被分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和“东下冯类型”、“陶寺类型”。疑古派的夏朝子虚乌 有的极端观点被考古发现推翻。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2395 年到公元前 1625 年之间。  考研精品资料 1208 页 共 1671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有两座宫殿遗址、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属于早期阶段,造型简单、质 朴无文,其种类有爵、戚、戈、刀等。玉器有钺、戈、璋、刀、琮、圭等,这些青铜器和玉器中不少属于 礼器和祭器,应该是当时“礼仪以为纪”的反映。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并没有揭开夏王朝的所有谜团,仅仅 是我们认识远古社会的开始。 12【答案】元狩四年(前 119 年),开始实行算缗。算缗即征收财产税,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 向官府自报资产价值,每值两千钱即纳税一算(120 钱)。同时实行告缗,即在算缗令下达后,针对富豪 大家隐藏财产不肯实报者,由专人主持鼓励告发事,当时揭发者极多。 13【答案】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诸葛亮的作品。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葛亮, 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 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 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 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 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 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14三省六部制 【答案】三省六部制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 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隋称内史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 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 侍郎),主要职官有给事中。门下省主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可以封还和加以 驳正,称“封驳”。驳正之权主要由给事中掌握。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所以又有谏诤之责,设左 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左属门下、右属中书),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设在宫 外,长官为尚书令,实际不任命,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 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为侍郎;各司之长为郎中,副为员外郎,分别负责贯 彻各种政令。他们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三监(或五监,见卿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官有领导、监 督之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是三省分工原则,从而彼此制约,以掌管国家大政。 15敬天保民 【答案】周公在《康诰》中阐述其“敬天保民”的思想。周公告诫康叔“敬哉!天威棐忱,民情大可 见”,强调“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周公还说“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即主 张君主要像保护孩子一样保护臣民,使民众安居乐业。《康诰》中还提出了“惟命不于常”的命题。这是 对传统天命观的一个重要突破,也是周公天命论的一个重要思想。从小邦周战胜大邦殷这一历史事实,使 周公意识到,上天不会把人间的王命无条件地永远赋予某家某姓,上天的意志、命令是会改变的。这一思 16【答案】秦国为争夺赵国上党郡,引发长平之战。赵派大将廉颇援韩,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秦 将白起、王龁猛攻长平,廉颇以逸待劳,坚守不出,双方对峙三年,不分胜负。秦施反间计,赵王中计, 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赵括毫无作战经验,公元前 260 年,赵括轻率出击,结果被秦军切断后 路,粮草断绝,围困四十六天,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被坑杀。  考研精品资料 1209 页 共 1671 17【答案】八旗制度是满洲早期的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其户口编制大致如下: 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佐领)、五牛录编为一甲喇(参领),五甲喇编为一固山,每个固山各有黄、白、 红、蓝颜色做旗帜,因此汉语把固山译为旗。原先人少,只分四固山,以后人口增多,又增加四固山,在 原来旗帜周围镶一道边,即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合起来称为八固山,即八旗,约六七万人,出则为 18大明律 【答案】《大明律》,是中国明朝法令条例,由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详 细制定而成。共分 30 卷,篇目有名例一卷,包括五刑、十恶、八议,以及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 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 460 条。这种以六部分作六律总目的编排方式,是承《元典章》 而来的,与《唐律》面目已不尽相同,在内容上也较《唐律》有许多变更。又增加了“奸党”一条,这是 前代所没有的。在量刑上大抵是罪轻者更为减轻,罪重者更为加重。刑法上,《大明律》渊源于《唐律》, 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大明律》未规定的酷法漤刑也层出不穷。至于锦衣卫的“诏狱”杀人最 惨,为害最甚。其后又有东厂、西厂、内厂相继设立,酷刑峻法,愈演愈烈,直到明亡。 《大明律》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法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虽然以《唐律》为蓝本,但在 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发展。在形式上,结构更为合理,文字更为简明;在内容上,经济、军事、行政、诉讼 方面的立法更为充实;在定罪判刑上﹐体现了“世轻世重”,“轻其轻罪,重其重罪”的原则,事关典礼 及风俗教化等事,定罪较轻;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定罪较重。其律文结构和量刑原则对《大清律》 有较大影响。 19更名田 【答案】康熙七年(1668),清廷为了加速垦荒,增加赋税收入,下诏将“废藩田房悉行变价,照民 地征粮,其废藩名色永远革除”,次年,将土地无偿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这些“改入民 名”的田土,因为承种者“止更姓名,无庸过割”,故“谓之更名地”。虽然诏谕中宣布更名田无偿给予 原种之人,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康熙四十一年,户部核准:“山东荒废明藩地基,民人情愿纳价者, 每亩纳银五钱,给以印帖,守为恒业。”湖南藩产也有“屡请变价”的。乾隆《长沙府志》记载:“原明 废藩田圹,奉文召民纳价,更名民田,照民赋起科。”说明有的百姓得到更名地,是向封建国家纳价的。 清朝政府通过更名田形式把一部分藩产无偿地交与原耕佃农承种,使其成为拥有合法土地所有权、只 缴纳封建国家赋税的自耕农民。但是,由于在实行更名田以前,很多地主豪强侵占了不少藩产,以后又借 认垦荒田名义,广为搜索,所以,更名田的好处实际上多为地主豪强所取得。但也在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 农民战争的结果。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清朝前期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0【答案】商汤的都城。汤灭夏后,建都于亳。相传有三处:谷熟为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蒙为 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城市名亳州,在安徽)汤所都之毫为南毫。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书所载,自汤起,在亳建都的共有 10 王,至仲丁始迁于嚣(即 隞,今河南荥阳东北)。 21元祐更化 【答案】宋神宗死后,宋哲宗即位,由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起用保守派领袖司马光为宰相, 除教育和科举的部分改革内容外,其他新法全部废除,变法派官员或被贬官或遭流放,王安石变法最终失 败。这在历史上称作“元祐更化”。 22差遣制度 【答案】在宋代有官职者未必有权,必须由皇帝别敕「差遣」才能治其职掌范围内之事。这就是差遣 制度。使职差遣制度在中晚唐时期就已出现。一开始,使职差遣只是皇帝的一种权宜之计,为了完成某项  考研精品资料 1484 页 共 1671 2023 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考研题库[仿真+强化+冲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707 历史学综合之中国古代史考研仿真五套模拟题  2023 年中国古代史五套仿真模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一)  一、名词解释  1. 祖逖北伐  【答案】祖逖(266~321 年),字士稚,是东晋初年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永嘉五年(311) 匈奴族刘曜率汉军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中原大乱,祖逖率亲邻几百家避难南下,甘苦与共,被推为流 徒的首领。上书司马睿,力请北伐。建兴元年(313),司马睿以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予一千 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九年即收复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祖逖军 纪严明,自奉俭约,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发展生产,深得百姓爱戴。太兴四年(321),晋元帝司马睿 派遣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以监督祖逖。东晋内乱爆发, 2. 二里头文化  【答案】文献中夏人活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其中又以河南的洛阳平原以及登封、禹州 一带和山西西南部汾水中下游一带为中心。考古工作者在上述地区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 里岗早商文化之间的文化遗存,这类遗存以河南僵师二里头遗址和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襄汾县陶寺遗址 的内涵比较典型,被分别命名为“二里头文化”和“东下冯类型”、“陶寺类型”。疑古派的夏朝子虚乌 有的极端观点被考古发现推翻。据测定,二里头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 2395 年到公元前 1625 年之间。 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有两座宫殿遗址、青铜器和玉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属于早期阶段,造型简单、质 朴无文,其种类有爵、戚、戈、刀等。玉器有钺、戈、璋、刀、琮、圭等,这些青铜器和玉器中不少属于 礼器和祭器,应该是当时“礼仪以为纪”的反映。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并没有揭开夏王朝的所有谜团,仅仅 是我们认识远古社会的开始。 3. 七国之乱  【答案】汉初汉高祖分封同姓王,旨在以血缘关系作为政治支柱。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诸王 的势力日益膨胀,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这些诸侯王日益骄横,文帝和景帝采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和削藩等措施压制诸侯王国。景帝前元三年(前 154 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七国举兵叛乱。景帝派 4. 谶纬之学  【答案】在汉代统治者的倡导之下,谶纬神学非常盛行。谶是一种宗教性的神秘预言,又称谶语,以 之预测吉凶,因通常配有图,故又叫图谶。古人多用于政治斗争中,如秦始皇晚年,卢生奏《录图书》说: 亡秦者胡。纬是相对于经而言,指用图谶等神秘含意解释儒家经典,又称为“纬书”。实际上,谶纬神学 是古代的具有宗教神学色彩的政治宣传心理学,以此为谋求权力者或已登上权力宝座的统治者大造舆论, 从而收服具有传统天命观的民众,证明其权力的合理性。谶纬神学在西汉末年的哀、平之际大兴,在王莽 与刘秀的推波助澜之下,到东汉更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本来,董仲舒以神秘的阴阳五行学说附会儒家 经义,提出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使儒家学说宗教化。谶纬之学的盛行,更使得儒家学说神秘化。 5. 假名公田  【答案】东汉初期,由于人口锐减,各地有大片荒芜无主的“公田”。东汉朝廷除了将这些“公田” 的一部分赐给功臣贵族外,主要用于“赋民”或“假民”耕种。“赋”与“赐”同义,即给予。赋民公田,  考研精品资料 1485 页 共 1671 就是将国家所有土地给予贫民耕种。接受赋田的农民,也就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成为按法令独立向国家 缴纳租税的自耕农。接受假田的贫民,在性质上变成了国家的佃农,向国家缴纳赋税。朝廷有时给予粮种、 耕牛加以扶植。东汉初期实行赋民公田或假民公田之策,目的都在于解决破产农民无地耕种的问题,东汉 6. 【答案】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 《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过秦论》主 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旧分上中下三篇,其实本是一篇,最广为流传的《过秦论》是文章的前三分之一, 它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 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 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并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也不能改 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 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 后“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也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是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 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 二、简答题  7. 试析东晋南朝时期门阀衰败的原因。  【答案】由于南朝时期家族关系的变化,门阀大土地所有制也由宗族所有向家族所有转化,财富的分 散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削弱,使门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魏晋以来,门阀长期拥有政治特权。 到了南朝,士族虽然夸耀门第,自视清高,但实际上已经腐化堕落,成为社会的寄生虫,逐渐丧失了统治 能力。于是庶族出身的人便以武职为升官的阶梯,在立了军功、掌握军权之后,进而取得政权。刘裕出身 寒门,掌权后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军政实权,重用寒门。宋、刘、梁、陈四朝,军政实权,均由寒人掌握, 门阀士族独揽朝政的局面被打破。侯景之乱中,京都大族被消灭殆尽。 8. 清朝设置了哪些特别行政区?采取了哪些不同于内地的管理办法?  【答案】清代在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设特别行政区,加以行政管理。其中在东北 地区,清朝先后设置盛京内大臣、奉天将军、宁古塔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及黑龙江将军等,对这一广大 地区进行管理。 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同时在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乌里雅苏台)、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 及西宁(今属青海)等地所设将军、参赞大臣等官员,作为特派大员,掌管本地区军政大权。有关蒙古重 要事务,则由中央理藩院具体掌管。 在维族地区,设总理回务札萨克郡王掌管。各地大小伯克等官员,归中央派驻的伊犁(驻今新疆霍城) 将军、喀什噶尔(驻今新疆喀什)参赞大臣及领队大臣等统辖。 在西藏,清中央设置的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具有同等权力和地位。噶布伦以下各级官员,皆归驻藏 大臣管辖。 后,陆续改土归流。 9. 试析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  【答案】宋明理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它以儒学的内容为主,同时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 想,是在唐代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宋代儒士解经,大都不顾旧有传注,往往抛弃 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因此被称为“性命义理之学”,简称“理学”。由于 宋儒认为这种理学是经孔子、子思、孟子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他们自己则继承了孔孟的道统,因此又 称为“道学”。理学的今本特征是注重义理。代表人物有二程和朱熹等,以他们为代表的理学思想流派合 称为“程朱理学”。此外,还有陆九渊和王阳明等人,他们以“心学”的形式同程朱理学展开辩论。理学 以道体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存天理、去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  考研精品资料 1486 页 共 1671 目标。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明末至清代,理学受到了批判,逐渐走向没落。 10.太和九年(485 年)十月北魏发布均田诏令,其主要内容是?  【答案】1)男子年 15 以上受露田(只种谷物)40 亩,妇人 20 亩。为了轮种,露田加倍或加双倍 授给。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 2)百姓原有土地为桑田,桑田为世业,不在还授之列。每人 20 亩。初受田时,无桑田者,依制受 田;不足者,依制补足;多余者将多余部分充作倍田。非桑之乡给麻田,男子 10 亩,女子 5 亩。 3)奴婢受田与良人同。耕牛 1 头受田 30 亩,限 4 牛。 4)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为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 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公田”或“职分田”。 11.庆历和议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答案】和议规定: 1)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为夏国主; 2)宋方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三万斤; 3)重新开放保安军、高平寨榷场,恢复民间贸易往来。 影响: 1)西夏的青白盐和汉族的茶、布、谷物在市场流通。 2)汉族的先进文化传入西夏,西夏的歌舞也传到内地。 3)在以后的 20 多年里,宋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和开发边疆地区。 12.汉武帝财政政策改革措施及后果评议  【答案】1)统一货币。为了解决私人铸劣钱营利造成的币制紊乱的问题,汉武帝推行“王锡钱”。 “五嫌钱”质量较好,私铸无利可图,从而收到了统一钱币的效果。 2)盐铁官营,中央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 有。 3)实行均输、平准。均输法就是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 最后把中央所需货物运回长安。平准法是在大司农之下设立平准官。用官物在市场上随物价涨落贵卖贱买 以营利。实行均输和平准的措施,使得京师所掌握的物资大大增加,平抑了市场的物价,贩运商和投机商 也无利可图。 4)实行算缗告缗就是向工商业主征收财产税,并鼓励知情者检举揭发,规定凡揭发者,奖给所没 收财产之一半,叫做告缗。这些改革措施推行之后,政府府库得到充实,商人受到沉重打击,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加强。 三、论述题  13.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举要。  【答案】明代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 新着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 到来。在“三言”的影响下,凌蒙初编着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人称“二拍”。“二拍” 与“三言”不同,基本上都是个人创作,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三言”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 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在这些作品里,强调人的感情和人 的价值应该得到尊重,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悖的。这是充满生命 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体现。“三言”中的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 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它的刊行,推动了短篇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 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  考研精品资料 1487 页 共 1671 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 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清朝文化专制的高压下,以妖狐鬼怪表寓意。《聊斋志异》文笔流 畅,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几百字的短文能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具有较高的艺 术性。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的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非常广泛,包括秀才、 举人、进士、翰林、大小官吏、劣绅、八股选家、斗方名士,兼及江湖侠客、卜医星相。在他笔下,“儒 林”围绕功名富贵而互相勾结、吹捧、敲诈,礼、义、廉、耻等一概“绝灭”。 曹雪芹的《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成书于 18 世纪,是一部杰出的古典长篇小说。全书 120 回, 前 80 回为曹雪芹所作,后 40 回为高鹗续写。《红楼梦》以描述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中心线 索,联系着广阔的社会背景,具体解剖了贾府这个贵族大家庭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及原因。它结构严谨, 语言精练、清新,所描绘的各种人物情态如生,跃然纸上,《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 最高峰。 14.论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学术贡献及对清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答案】清初出现了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为代表的许多杰出学者。他们经历了明末农 民大起义和清兵入关的变乱时代,身受亡国破家之难,认识到明王朝的腐败和王学左派的空疏,以犀利的 笔锋、奔放的热情,宣扬经世务实的思想,治学严谨,勇于创新,阐发了深刻而新颖的政治观点、哲学观 点,开创了与宋明理学相对立的新思潮、新学风。 顾炎武力挽狂澜,反对空谈、倡导实学。他所关注的是地理沿革、文字音韵等各类有用的学问,并把 它运用到儒家经典的解释。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倡实事求是,无征不信,成为后世朴学的始祖。但他比乾 嘉学派高明、搞综合学问、以博大为特色,并不钻牛角尖;乾嘉学派不敢过问政治,他大胆地从现实政治 出发研究学问,求学是为了经世致用。 黄宗羲抨击专制政治,倡导民主思想。明亡后,撰写明史,总结历史经验。他的最大贡献是民主思想, 在政治上,处理君臣关系与君民关系时,以天下为主,以人民为主;在学术上,提倡学术自由,提倡百家 争鸣。 王夫之抗清失败后隐居着书,清算传统文化与思想,成为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从各种角度批判王守 仁与朱熹,在理与气的关系上,强调气;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行,反对知行合一、以知代行的观点。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对现实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们大多数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健笔凌云,激 扬风气,尽情鞭挞末世的诸多弊端,提出新颖的见解,使当时的思想界十分活跃。 15.试比较西汉全盛时代与盛唐时代的繁荣之间的异同之处。  【答案】相同之处:首先,这两个王朝建立之前,都有着一个短暂的统一的王朝,并且经历了一个小 小的分裂。而他们都是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的一方霸主,最终统一天下。两朝都汲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 实行轻徭薄赋的的政策,才能得天下,得民心。两朝的都是在一翻战乱后建立,百姓伤亡破多,农业生产 破坏严重,人口极度减少。所以两朝前期的几个君主都是采用了修养生息的政策,鼓励生产,减少赋税, 增加人口。比如汉朝的汉文帝和汉景帝采用道家无为的思想开启的“文景之治”。唐代唐太宗李世民的“贞 观之治”。凭借前期这两个“治世”的基础,汉唐中期分别出现了汉武帝盛世和唐玄宗开元盛世,无论文 治还是武功,二者都臻于汉唐极盛。 汉代全盛时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贯通了中国到西亚及欧洲、非洲交往的通道, 促进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让中国同世界紧密相连。先有张骞出使 西域各国,虽然是为了北击匈奴,保护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生产,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同外国的贸易, 民族融合。中国内地的丝绸、铁器、陶瓷等生产技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域地区,西域的农作物、文化艺术 也传入了中国。而到了唐代,丝绸之路有了更大的发展。唐代著名僧人玄奘,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到达印 度,带回了 650 多部佛经。唐代的造船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船更加坚实牢固,经得起更大的风浪,以 至于海上丝绸之路更为繁荣,对外交流更加频繁。 两个朝代在经济的全盛时期也是军事的全盛时期。汉代鼎盛时期的一代君王汉武帝北击匈奴,取得巨试读已结束 激活后可查看剩余未读页数!

点这里查询各专业24复试25初试考研资料

网友留言(0 条)

发表评论